【中国阀门网】 上海青年研究中心不久前发布的一项调研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素质的满意度排在倒数第二。一些职场新人表现出“命令不得”、“说不起”、抗压能力不强等问题,被冠以“草莓族”的称号。 “草莓族”一词最先流行于我国台湾。一些职场新人外表光鲜亮丽,“质地”却棉软无力,遇压就抵抗不住变成一团稀泥。不少用人单位还抱怨称,“一些职场新人上班迟到,理由是每天要睡到自然醒。他们工作要钱多、事少、离家近;自尊心又特别强,话稍微说重了就辞职不干。”因此,用人单位常用“草莓族”形容这样的职场新人。 某知名会计事务所员工杜小姐最近对“草莓族”有了直观认识。一个半月前,办公室新来了一名女员工。“她名牌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又乖巧又文静,就是一句话也说不起。”一次,她和同事一起处理数据时,多次把表格填错。杜小姐指出她的错误后,她在电脑前先是流眼泪,接着竟嚎啕大哭起来。杜小姐劝了半个多小时也没用。最后,大家只得加班帮她完成工作。 另一些“草莓族”则个性十足,一不开心就要撂挑子走人。研究生小张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IT企业当技术人员。上班第一天,部门主管招呼几名新人帮忙搬东西。小张立刻撒手不干:“我是来搞技术的,不是做力气活的。”第二天开始,他索性窝在家里不上班,并扬言“这种分工不清的公司不适合我”。一周后,公司人事部结束了小张的试用期,请他走人。至今,小张已毕业一年半时间、去过的企业不下10家,但他没能在一家企业工作时间超过两个月。 上海青年研究中心副教授黄洪基分析指出:“草莓族”大多生于改革开放以后,家庭物质条件较为富足,许多人还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呵护备至,因此很少有真正不顺心的事。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又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以致他们应试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弱;业务水平出色,心理素质较差,碰到压力甚至是很小的挫折就会像草莓一压就扁。 许多专家提出,当一些年轻人从摩擦较少的校园走上压力重重的社会,性格中“草莓”的一面就凸显出来。社会应给他们一份理解和宽容,给他们从“草莓”成长为“荔枝”甚至是“榴莲”的时间。此外,许多过来人也建议职场新人要及时调整心态,笑对压力和挫折。在某世界500强公司工作了一年多时间的小环告诉记者,自己活儿没干好被主管批评后,心情会很低落。但她会找个合理的方式,让自己发泄一下情绪,随后恢复光鲜亮丽,投入工作。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