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石化业振兴规划先出总则 细则最迟年中发布

石化业振兴规划先出总则 细则最迟年中发布

      2009/3/9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6

中国阀门网

正在拟定中的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下称“石化规划”)细则中,哪些金融政策将会推出?《第一财经日报》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规划细则很可能加入“落实流动资金贷款”这一内容。如果施行,将大大缓解化工企业目前因库存较高、业绩下降导致的现金不足等问题。

企业捉襟见肘

所谓“流动资金”贷款,是为满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临时性、季节性的资金需求,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发放的贷款,贷款期限分为3个月到3年不等。

上述知情人士称,目前就流动资金贷款问题有可能纳入到规划细则中对石化企业扶持的具体措施之中,但他没有透露国家将会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来实施这一规划。

但目前现金短缺已经是很多化工企业的共同困难。如尿素生产企业每年8月进入冬储,化肥销售要到次年开春,所以,在化肥冬储阶段少量销货款的回笼未必能满足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且化肥生产企业又要储备一定数量的生产用煤,因而需要流动资金贷款。

烟台万华(600309.SH)的一位管理层告诉《第一财经日报》,造成化工企业现有资金不足、需要贷款解决流动资金的原因有很多,不过,主要还是因为去年第四季度化工品价格突降、市场需求不足、存货无法快速消化、业绩严重亏损或大幅下滑所致。

如焦炭、甲醇、聚乙烯醇、醋酸乙烯、纯碱产品的最低售价较去年上半年的最高售价降幅都达50%,氯化铵降幅达40%,成本与售价倒挂严重。

因而,落实“流动资金贷款”在现阶段能帮助化工企业渡过难关,如实现一次性进货、向银行还短期贷款等。

如何落实?

长江证券研究员徐斌表示,相比国企而言,进一步实施“流动资金贷款”将对一些中小企业更有利,因为后者没有很强的融资渠道。

如果推出“流动资金贷款”,那么该政策如何落地将是关键。

不同贷款期限实行的贷款利率有所区别,从4.86%到5.84%不等。一家上市化工公司的高层对记者说道,银行针对各个企业的不同,也会给出不一样的贷款政策,上下有10%的浮动,银行给它们的商业贷款一般会打九折。

“如果要推广流动资金贷款,就要看银行给出的贷款利率是否比商业贷款更优惠、银行对公司的担保授信及贷款额度是否可以放宽一些。”他表示,由于一些企业的负债率已很高,且现有偿债能力有限,银行在操作上也会存在一定难度,风险不小。

“要让银行愿意为中小企业贷款实现资金周转,现在可能会很困难。”一位基金公司的银行研究员对记者说,中小企业经营情况不如上市公司和部分国企好;且它们资产少,能够作为抵押的东西不多,即便是使用订单或存货来进行抵押,银行也会不放心。

石化产业振兴规划又有新动向。昨天,一位接近规划核心的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此次规划将分为总则和细则两部分。其中,总则部分的制订目前已具雏形,不久后将率先出台;细则部分则需要各子行业参与,工作量庞大,最迟到年中时发布。

“从这一点就可看出石化规划的复杂程度。”上述人士表示,石化产业涉及的子行业达数十个,且每个行业的情况各不相同,需要政府扶持和振兴的着力点也大相径庭。因此,光有规划总则还不够,另外还要制订一套细则来具体落实总则中的内容。

他同时透露,此次规划几乎涉及石化行业中的所有产品,包括橡胶、塑料等在去年经济危机中遭受重创的化工品都将受到扶持,而这些产品的原料如乙烯、苯等也将进一步获得提振。

不过,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指出,“石化规划的一大问题是市场在哪里。应该看到,目前国内石化产品需求极为低迷,一些企业就算不上项目已经库存积压、亏损严重,一旦再进行新的扩能则意味着亏损加剧。”

“另一个更大的问题是,规划如果大量上马一些新项目会涉及原料供应安全。”他表示,目前我国自产原油本身就不算多,石油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攀升。从长远来看,如果未来原油需求提升太快的话就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这可能会有一定的供应风险。

但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原油供应安全应该也在规划考虑的范围之内。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石化业 调整 规划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