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茂名石化: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茂名石化: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2009/3/6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9

中国阀门网

 ;    早春时节,在茂名石化百万吨乙烯基地呈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乙烯厂区内的池塘成为一群群白鹭的栖息地,白鹭时而歇脚憩息,时而翩翩起舞,时而在厂区上空回旋飞翔。许多乙烯员工下班后特意前来站得远远地观赏,生怕惊动这群“特殊的来客”——这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生动地印证了茂名石化人悉心呵护生态环境的诚挚之情。

    茂名石化公司是广东省“环保诚信企业”之一,在最近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全国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制评价考核结果中,又名列超额实现目标企业之列。

    为什么在完成100万吨乙烯改扩建和炼油结构调整新装置建设工程,炼化主业发展大步跨越,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后,茂名石化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依然走在行业前列,炼油和乙烯生产全部实现达标排放,能耗居炼油行业领先水平,一年节水减排近千万吨,实现了环保与发展双赢呢?

    “生态环境也是竞争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李安喜总经理说,茂名石化近几年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使我们真切感受到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由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低投入低能耗高效益无污染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才能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有效持续发展。

    环保“三同时”:同步规划,超前投入

    茂名石化在企业发展中坚持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与生产装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方针。茂名百万吨乙烯建设尽管在投资上精打细算,新增吨乙烯生产能力投资全国最低,但在环保上却舍得投入。为了确保对周边生态没有任何影响,茂名石化大手笔拿出7亿多元投入环保,建成完善的环保处理体系,使乙烯资源利用率达到98%以上,外排废水全部达到国家外排标准,其中外排废水COD(化学需氧量)今年以来一直保持在40毫克/升以下,远低于130毫克/升的国家标准。在炼油装置结构调整中,茂名石化投资近亿元建成炼油污水生化处理设施,使炼油污水经过处理后重复利用,减少外排废水。尽管每吨生化污水的处理费用高于外购新鲜水的成本,但茂名石化从节水减排的环境效益考量,仍然投入大笔资金用于污水治理和利用,确保炼油废水达标排放。

    在工厂设计和建设中周密筹划,科学布局,提高资源利用率,是茂名石化从源头上减少外排的成功之举。该公司通过对炼油化工生产的持续优化,形成各装置之间原料合理配置的生产系统,实现了资源充分利用,连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都被收集起来,分类处理用作生产原料或动力燃料,每年回收利用可燃性气体3万多吨,价值1亿多元。乙烯生产规模从36万吨扩大至100万吨。而排污量却逐年下降。炼油加工损失率2009年头2个月降到0.44%,居中国石化最优水平,一年减少原油损失8万多吨。

    实施“内循环”:持续优化,点滴节水

    茂名石化从提高工业用水复用率入手推进节水减排,先后完成了30多个节水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将炼化生产上的换热和冷却用水改为密闭运行,实现了全流程用水的循环利用,取得了节水减排722吨/时的效果,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98%。炼油厂供水车间职工开动脑筋,回收利用南方充沛的雨水作为生产循环水,一个雨季就回收利用雨水100多万吨,相应减少了新鲜水使用量。年处理量达200万吨的渣油加氢装置,通过严格节水管理,实施工艺和机泵用水内循环,在开足马力生产的情况下,一个月只用新鲜水14吨,少于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用水。目前,茂名石化加工每吨原油耗新鲜水已由四年前的1.29吨降至0.54吨,乙烯吨产品用水已由四年前的12吨降至8吨,一年节约新鲜水900多万吨,减排400多万吨,相当于节约了一座中型水库的水量。

    实现清污分流,不仅促进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有利于杜绝水体污染。暴雨洪水造成清污合流是引发水体污染事故的诱因之一。炼油厂新建的5号污水罐投用后,含油污水容量由1万立方米提升至2万立方米,有效增强了对污水的调节能力。同时,该公司投入130多万元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整改,完成了修建污水罐区围堰、铺设引流排污管等27个项目,既有利于实现清污分流,又提高了对污水的净化处理能力。当去年夏天茂名遭遇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时,炼油厂实施防水体污染应急预案,及时将厂区三大明沟的清净雨水改为直接外排,将含油污水送至5号污水罐储存,使含油污水沟渠水位降至安全警戒线之下,成功防止了污水冒渠污染环境。

    三废资源化: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茂名石化通过技改挖潜优化生产,实现了三废利用资源化,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过去生产中排放的炼厂气大都被放火炬点天灯,经过系统优化回收利用,每月增产液化石油气7000多吨,同时将部分干气用作加热炉燃料,使炼厂气的利用率达99.9%,原油加工损失率、炼油能耗均居全国炼化企业最好水平。乙烯厂的4支火炬,经过优化工艺和严格管理,已剪掉燃烧气体的黑辫子,不仅减少对大气的影响,而且一个月就可以节约燃料气1500吨,价值400多万元。目前,茂名石化三废处理率达到100%,2008年三废综合利用产值达11亿多元,获得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1.7亿元。

    点滴回收,既防污又增效。炼油厂加强对污水处理系统隔油池的监控,对污油全部回收利用,2008年回收利用污油5000多吨,价值200多万元,既减少污染源,又增加了收入。过去装置大修由于实行敞开式检修,随处排放的蒸汽污水容易污染环境。今年以来进行的一蒸馏、焦化等多套装置大修或临修,均实行封闭式检修,确保污水不排明沟,废油全部回收,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一轮大修下来,节约的蒸汽和回收的废油价值100多万元。

    锤炼真功夫:严控风险,呵护生态

    最近,一艘载有2187吨汽油的“富源128号”油轮在茂名水东港离泊出港时,由于船员操作失误,在离化工码头约100米海域触礁搁浅,舱底穿孔进水。如果不及时救助,一旦事态扩大油品泄漏,将酿成严重环保事故,对海洋生态带来极大损害。茂名石化港口公司接报后,经理刘洪奎、党委书记曾宪贵、副经理黄海荣等领导靠前指挥,在茂名市海事局的统一协调下,派出“茂石化7号”和“茂石化9号”拖轮前往救援。经过紧急过驳减载和拖轮助力,“富源128号”油轮终于成功脱险,一场重大污染事故被扼制在萌芽状态。茂名海事局负责人握着刘洪奎经理的手连声道谢:“没有你们的全力施救,后果不堪设想啊!”

    茂名石化港口管理的30万吨海上单点系泊和成品油、化工产品码头,每年接卸原油1000多万吨,接卸外运成品油和化工产品400多万吨,接卸外运成品油和化工产品400多万吨,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油港之一,码头和海上作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对海洋和环境的污染。为了严格保护环境生态,他们按照环保优先原则,对防止海上和陆地污染准备了多套预案,建立了海上溢油防污应急专业队伍,定期举行反事故防污染演习,使每位职工熟悉预案,正确操作,快速反应。茂名海事局和广东海事局经过多次实战考察,认为港口分部防污染准备充足,设施完备,应对得当,把粤西港口防溢油应急基地设在茂名石化港口。该公司先后十多次出色完成了茂名海域海上救助和防污染任务。

    为了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防范保护能力,确保环保应急万无一失。茂名石化投入巨资建设周密完善的应急体系,包括在炼油厂建设万吨事故污水应急贮罐,在乙烯厂建设100万吨/年乙烯事故水调节池,完善动力厂煤场排水系统和建成1万平方米沉煤雨水回收池等应急设施,对炼油和乙烯生产区域的排水沟渠闸板进行优化改造,实现清污分流,有效防止了台风或暴雨气候可能造成的水体污染。同时,茂名石化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完善应急物资配备,建成炼油、乙烯、港口三个应急物资储备库,并定期组织职工演练,有效增强了应对环境风险的能力。在2008年遭遇历史上最大台风“黑格比”袭击的时候,茂名石化启动紧急环境应对预案,各项应急措施有条不紊实施,不仅保证了生产装置安然无恙,而且对周边环境没有造成任何不利影响。

 

                 

   早春时节,在茂名石化百万吨乙烯基地呈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乙烯厂区内的池塘成为一群群白鹭的栖息地,白鹭时而歇脚憩息,时而翩翩起舞,时而在厂区上空回旋飞翔。许多乙烯员工下班后特意前来站得远远地观赏,生怕惊动这群“特殊的来客”——这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生动地印证了茂名石化人悉心呵护生态环境的诚挚之情。

    茂名石化公司是广东省“环保诚信企业”之一,在最近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全国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制评价考核结果中,又名列超额实现目标企业之列。

    为什么在完成100万吨乙烯改扩建和炼油结构调整新装置建设工程,炼化主业发展大步跨越,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后,茂名石化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依然走在行业前列,炼油和乙烯生产全部实现达标排放,能耗居炼油行业领先水平,一年节水减排近千万吨,实现了环保与发展双赢呢?

    “生态环境也是竞争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李安喜总经理说,茂名石化近几年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使我们真切感受到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由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低投入低能耗高效益无污染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才能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有效持续发展。

    环保“三同时”:同步规划,超前投入

    茂名石化在企业发展中坚持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与生产装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方针。茂名百万吨乙烯建设尽管在投资上精打细算,新增吨乙烯生产能力投资全国最低,但在环保上却舍得投入。为了确保对周边生态没有任何影响,茂名石化大手笔拿出7亿多元投入环保,建成完善的环保处理体系,使乙烯资源利用率达到98%以上,外排废水全部达到国家外排标准,其中外排废水COD(化学需氧量)今年以来一直保持在40毫克/升以下,远低于130毫克/升的国家标准。在炼油装置结构调整中,茂名石化投资近亿元建成炼油污水生化处理设施,使炼油污水经过处理后重复利用,减少外排废水。尽管每吨生化污水的处理费用高于外购新鲜水的成本,但茂名石化从节水减排的环境效益考量,仍然投入大笔资金用于污水治理和利用,确保炼油废水达标排放。

    在工厂设计和建设中周密筹划,科学布局,提高资源利用率,是茂名石化从源头上减少外排的成功之举。该公司通过对炼油化工生产的持续优化,形成各装置之间原料合理配置的生产系统,实现了资源充分利用,连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都被收集起来,分类处理用作生产原料或动力燃料,每年回收利用可燃性气体3万多吨,价值1亿多元。乙烯生产规模从36万吨扩大至100万吨。而排污量却逐年下降。炼油加工损失率2009年头2个月降到0.44%,居中国石化最优水平,一年减少原油损失8万多吨。

    实施“内循环”:持续优化,点滴节水

    茂名石化从提高工业用水复用率入手推进节水减排,先后完成了30多个节水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将炼化生产上的换热和冷却用水改为密闭运行,实现了全流程用水的循环利用,取得了节水减排722吨/时的效果,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98%。炼油厂供水车间职工开动脑筋,回收利用南方充沛的雨水作为生产循环水,一个雨季就回收利用雨水100多万吨,相应减少了新鲜水使用量。年处理量达200万吨的渣油加氢装置,通过严格节水管理,实施工艺和机泵用水内循环,在开足马力生产的情况下,一个月只用新鲜水14吨,少于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用水。目前,茂名石化加工每吨原油耗新鲜水已由四年前的1.29吨降至0.54吨,乙烯吨产品用水已由四年前的12吨降至8吨,一年节约新鲜水900多万吨,减排400多万吨,相当于节约了一座中型水库的水量。

    实现清污分流,不仅促进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有利于杜绝水体污染。暴雨洪水造成清污合流是引发水体污染事故的诱因之一。炼油厂新建的5号污水罐投用后,含油污水容量由1万立方米提升至2万立方米,有效增强了对污水的调节能力。同时,该公司投入130多万元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整改,完成了修建污水罐区围堰、铺设引流排污管等27个项目,既有利于实现清污分流,又提高了对污水的净化处理能力。当去年夏天茂名遭遇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时,炼油厂实施防水体污染应急预案,及时将厂区三大明沟的清净雨水改为直接外排,将含油污水送至5号污水罐储存,使含油污水沟渠水位降至安全警戒线之下,成功防止了污水冒渠污染环境。

    三废资源化: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茂名石化通过技改挖潜优化生产,实现了三废利用资源化,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过去生产中排放的炼厂气大都被放火炬点天灯,经过系统优化回收利用,每月增产液化石油气7000多吨,同时将部分干气用作加热炉燃料,使炼厂气的利用率达99.9%,原油加工损失率、炼油能耗均居全国炼化企业最好水平。乙烯厂的4支火炬,经过优化工艺和严格管理,已剪掉燃烧气体的黑辫子,不仅减少对大气的影响,而且一个月就可以节约燃料气1500吨,价值400多万元。目前,茂名石化三废处理率达到100%,2008年三废综合利用产值达11亿多元,获得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1.7亿元。

    点滴回收,既防污又增效。炼油厂加强对污水处理系统隔油池的监控,对污油全部回收利用,2008年回收利用污油5000多吨,价值200多万元,既减少污染源,又增加了收入。过去装置大修由于实行敞开式检修,随处排放的蒸汽污水容易污染环境。今年以来进行的一蒸馏、焦化等多套装置大修或临修,均实行封闭式检修,确保污水不排明沟,废油全部回收,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一轮大修下来,节约的蒸汽和回收的废油价值100多万元。

    锤炼真功夫:严控风险,呵护生态

    最近,一艘载有2187吨汽油的“富源128号”油轮在茂名水东港离泊出港时,由于船员操作失误,在离化工码头约100米海域触礁搁浅,舱底穿孔进水。如果不及时救助,一旦事态扩大油品泄漏,将酿成严重环保事故,对海洋生态带来极大损害。茂名石化港口公司接报后,经理刘洪奎、党委书记曾宪贵、副经理黄海荣等领导靠前指挥,在茂名市海事局的统一协调下,派出“茂石化7号”和“茂石化9号”拖轮前往救援。经过紧急过驳减载和拖轮助力,“富源128号”油轮终于成功脱险,一场重大污染事故被扼制在萌芽状态。茂名海事局负责人握着刘洪奎经理的手连声道谢:“没有你们的全力施救,后果不堪设想啊!”

    茂名石化港口管理的30万吨海上单点系泊和成品油、化工产品码头,每年接卸原油1000多万吨,接卸外运成品油和化工产品400多万吨,接卸外运成品油和化工产品400多万吨,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油港之一,码头和海上作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对海洋和环境的污染。为了严格保护环境生态,他们按照环保优先原则,对防止海上和陆地污染准备了多套预案,建立了海上溢油防污应急专业队伍,定期举行反事故防污染演习,使每位职工熟悉预案,正确操作,快速反应。茂名海事局和广东海事局经过多次实战考察,认为港口分部防污染准备充足,设施完备,应对得当,把粤西港口防溢油应急基地设在茂名石化港口。该公司先后十多次出色完成了茂名海域海上救助和防污染任务。

    为了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防范保护能力,确保环保应急万无一失。茂名石化投入巨资建设周密完善的应急体系,包括在炼油厂建设万吨事故污水应急贮罐,在乙烯厂建设100万吨/年乙烯事故水调节池,完善动力厂煤场排水系统和建成1万平方米沉煤雨水回收池等应急设施,对炼油和乙烯生产区域的排水沟渠闸板进行优化改造,实现清污分流,有效防止了台风或暴雨气候可能造成的水体污染。同时,茂名石化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完善应急物资配备,建成炼油、乙烯、港口三个应急物资储备库,并定期组织职工演练,有效增强了应对环境风险的能力。在2008年遭遇历史上最大台风“黑格比”袭击的时候,茂名石化启动紧急环境应对预案,各项应急措施有条不紊实施,不仅保证了生产装置安然无恙,而且对周边环境没有造成任何不利影响。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茂名 石化 环境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