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我国石油企业巨资拓油源(国际篇)

我国石油企业巨资拓油源(国际篇)

      2009/3/3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0

中国阀门网     石油商报3月2日讯 上世纪90年代初,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和供应商,中国石油启动了“走出去”战略,先后在非洲、中亚、南美等地区获得并成功运作了一批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项目,为我国在国际石油领域的全方位拓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海外寻油提供了宝贵经验。

     2008年下半年,我国石油企业抓住国际油价较低的机会,加强海外油气资产收购,增加油气产储量,并有选择地投资炼油化工、成品油销售等下游业务,不断延伸和完善国际业务产业链。

  “走出去”进程加快

     今年1月,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与中国石油签署了一项价值17.6亿美元的油田开发协议,中方将开发伊朗最大的油田之一——北阿扎德甘油田,该项目是中国在伊朗取得的第二笔油田项目大单。

     这次的进展显然要比中国石化2007年拿下价值20亿美元亚德瓦兰油田的合同容易,此前中国石化与伊朗的谈判时间曾经长达4年。

     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路下行被认为是促成此次交易尽快达成的重要原因之一。2008年,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路下滑,中东、俄罗斯等产油国纷纷传来减少原油产量的消息,市场分析人士认为,2009年,金融危机有可能继续蔓延,原油的消费需求可能持续萎缩,但对石油资源需求量相对较大的中国而言,石油企业却正好遇上了走出去的好时机。

     “原油价格低位徘徊、开采成本却居高不下,一些国家对国外企业收购国内石油资源的敏感度明显降低,限制也没有之前严格,部分经营不善的石油企业渴求新资本介入。”业内专家们认为,2009年对期望走出去的中国能源企业而言,是一个机遇。

     国际能源格局尚难改变

     中国石油企业试图走出去已经有很长历史。作为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企业变身跨国公司被赋予更多意义。

     15年前,中国从原油出口国转身变为原油进口国,国务院在政策导向上首次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石油工业”,此后,国外寻油便成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国有能源企业肩头的重任之一。政策导向转变的当年,中国石油中标秘鲁塔拉拉7区项目,以油气合作的形式迈出了走出国门的第一步。

     此后,中国石油中标多个苏丹地区的项目,2003年,中国石油海外原油作业产量达到2500万吨,开始涉足风险勘探,但是在公司并购上却一直阻力重重。2005年,中国石油成功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实现海外公司并购的突破。

     但是,实现由国内石油公司向跨国石油公司转变显然并不容易。无论是收购国外油田还是并购石油公司,顺风顺水的时候并不多,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的道路不平坦。

     “从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来看,像对澳大利亚、中东等资源国家,应加大油气资源投资合作力度,眼下是进行并购的好时机;而对欧美国家主要是加强投资合作,利用其先进的能源技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说。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琦表示,中国石油战略应当制定短、中、长期三种规划,“短期石油战略体现为完善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去‘高抛低吸’,最终影响国际石油价格;中期战略是,积极开展与石油消费大国如美国、日本的合作,争取国际石油定价的话语权,参与国际石油交易谈判,发挥石油消费大国对石油价格形成应有的作用;最终实现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技术创新,积极开发石油的替代能源的长期战略。”

(来源:石油商报 )

热门关键词:石油 企业 拓油源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