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家能源局:加快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

国家能源局:加快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

      2009/2/26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61

中国阀门网

    国家能源局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第三次工作会议于217~18日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当前我国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了在建和拟建核电项目对技术装备的需求和要求,并进一步明确了自主化工作的目标和方案。会议的召开,对进一步提升我国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推动我国核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张国宝指出,积极发展核电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点之一,对于增加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保护气候环境、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设备研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张国宝指出,推进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是加快核电建设的重要保障。我国核电发展潜力很大,当前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为此,我国将进一步调整核电发展规划,力争2020年核电占电力总装机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他指出,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壮大,我国已建成完整的、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已成为我国继劳动力优势之后出现的又一比较优势,有力地保障了现代化建设。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已取得很大进步,关键设备的自主化任务得到落实,部分设备研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所以中国完全可以依靠自主化技术装备,来保障今后二十到三十年我国核电的稳步发展。
  张国宝强调,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家能源局要根据国家的总体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骨干企业,大力推动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要加大组织协调和政策支持,统筹完善发展规划;要统一技术路线,优化资源配置;要尽快建设我国核电技术装备标准体系,加大对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的政策资金支持;要依托项目,在前期规划、咨询评估和核准审批等环节,把技术装备自主化作为重要考虑内容,明确自主制造的比例要求;要积极推进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和装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把引进国外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实现设计制造自主化,为我国核电产业高水平、标准化、批量化规模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装备保障。
  依托工程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
  会议听取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关于三门核电项目进展情况和福清、方家山核电项目国产化方案,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关于AP1000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进展和装备自主化的工作情况,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关于红沿河、宁德、阳江核电项目装备自主化的进展情况,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关于核电大型铸锻件及核压力容器自主化进展情况,以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关于核电泵阀国产化经验等汇报。此外,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等企业也在会上作了相应汇报。
  此次会议还有一项重要议题,即讨论完善了《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依托工程管理办法》。据了解,该项《管理办法》主要围绕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依托工程的确定对依托工程采购自主创新技术装备的总体要求依托工程装备自主制造实施方案的确定对依托工程引进技术装备的管理依托工程技术装备自主化的咨询评估对核电装备制造企业的要求对依托工程的监督管理和验收等内容展开。
  据了解,前两次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会议,即核电装备自主化工作会议“AP1000核电装备自主化工作会议分别于20077月份、11月份召开。前两次会议的重点在于宣传、动员、统一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此次会议的重点则在于检查和落实,并进一步推进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核电企业、设计研究院相关人员,以及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的代表二百多人参加了会议。

(来源:中国工业报)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