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全球油气业2009年资产交易前景展望

全球油气业2009年资产交易前景展望

      2009/2/17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2

中国阀门网

厄恩斯特·扬(ErnstYoung)咨询机构新近发布的全球油气资产交易分析表明,全球油气资产交易活动去年主要受3个因素影响,一是不稳定的金融市场,二是油价的剧烈波动,三是疲软的全球经济。

据统计,2008年全球共达成1094笔油气交易,比上年下降29%,交易总值达1790亿美元,同比减少46%。上游业交易值占总量的61%,而上年的比例只有47%。油价暴跌使公司油气资产价值严重缩水,小油气公司遭到重创,有的股票价格减少了四分之三。市场动荡为现金充裕的企业提供了新的收购机会,但是不大可能出现上世纪90年代末期那样的大规模并购。

全球经济放缓将导致未来12个月油气生产经营活动减速,然而从长期看,基本面仍然对油气业发展有利。

上游业可能加快油企收购重组

上游油气业去年最大的交易是非常规资源,壳牌公司以58亿美元收购加拿大Duvernay石油公司,康菲公司以50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Orgin能源公司。北美仍是最活跃的市场,80%以上的上游交易发生在北美。此外,资产交易要比公司交易更为活跃,资产交易有585笔,价值760亿美元;而公司交易只有118笔,价值34亿美元。国家石油公司重新出现在资产收购市场以寻求储量,如中国、印度的石油企业显得更有资金实力。

2009年油价仍会继续大幅波动,由此将导致买卖双方在资产估值方面发生更大分歧,预计全年的收购活动都将受此影响。尽管全球经济减速会造成未来12个月的油气活动放慢,但长期的油气基本面还将保持积极态势。过去18个月,油气公司承受了很大的服务和装备成本压力,危机使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金融危机还可能加速小型油气企业的整顿。在金融危机中,大型石油公司一直在密切关注那些小企业的价值,但出手收购则十分谨慎。当前的市场动荡为现金充裕的石油巨头、国家石油公司和主权财富基金提供了新机会。被收购的对象包括那些依赖借贷融资的不景气公司,然而厄恩斯特·扬认为,不大可能重现上世纪90年代末期那样的大规模兼并重组。

中下游业收购活动不看好

中下游业的油气交易活动无论是数量还是价值2008年比上年都明显减少,资产交易总值为210亿美元,公司交易总值为170亿美元,而且77%发生在美国。预计2009年,交易活动会减弱。主要跨国公司将继续寻求剥离在非核心市场的零售业资产。由于发展中经济体的发展放慢,一体化大石油公司在发展中地区市场的零售业扩张活动将会收敛。

在全球资本紧张的环境下,石油下游业的投资会被压缩,而转向上游项目,从长远着眼增加资产总量。经济减速使石油产品需求减少,致使一些项目被推迟甚至取消,尤其是那些炼油、石化新建产能项目,以及现有产能升级项目。另一方面,与近年相比,炼油和石化利润减少,也使这些资产对买方的吸引力下降。在当前条件下,石油销售资产的吸引力也减弱了,由于消费者和商业控制开支,营业流水减少。

油田服务业仍会进行战略收购

随着全球市场商品价格走软,油田服务业交易活动也放慢了。2008年油田服务业的公司交易量是资产交易量的两倍,公司交易值达250亿美元,资产交易值60亿美元,比上年分别下降57%和22%。2009年,油田服务公司的前景取决于油气开发活动和油气公司开支。有迹象表明,油公司的资本投资计划有所削减,如果油价低于50美元/桶,将有更多项目被取消。油公司勘探开发活动一旦减慢,首当其冲将是那些老油气区的扩边项目。尽管形势严峻,油田服务公司现在的抗风险能力比以前强多了,很多服务公司能够规避今明两年油公司活动减慢的影响,长期合同保证了服务公司的收入。

市场和石油价格的不确定性对未来的并购起到“刹车”作用。然而,收购中小服务公司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那些依靠借贷筹措资金的公司很可能成为被猎取对象。一些大型服务公司宣称,要更积极地考虑或进行战略收购。服务公司收购活动受两个主要因素驱动:一是为满足未来需求而扩大全球业务能力,二是对先进技术需求十分迫切,为的是尽快缩小与大型一体化公司在产品与服务方面的差距。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石油 展望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