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时下大学生就业难,已是很突出的社会问题。每当举办各种招聘会时,万人云集、人头攒动,招聘单位收到的希望就业的简历表,厚厚一叠,可以众里挑一,这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几个单位共抢一位大学生的情形成鲜明对比,这反映了人才供需关系的急剧变化。 大学生中有人才,大学生中多人才,这是社会上各方的共识,各企事业单位欲招聘人才,大学生当是首选对象,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争人才远胜于国营企业,大学生也更乐于去外资和合资企业工作,工资待遇高,“人往高处”,也是自然规律。若干年中,我中央企业由于在用人制度上不够灵活,失去了众多人才。于今经济风暴席卷世界各国,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招聘人才几乎寥寥无几,现在大学生能到中央国企和民营企业己是上上大吉。 人才的供需随宏观经济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现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多达五百余万人,迫切需要就业,而工作岗位没有那么多,供大于求。俗称“粥少僧多”。在这前提下,大学生在地区、待遇、专业的选择上不得不降低要求,不求一次到位,而求逐步改善。即先找到工作岗位,捧上“饭碗”,然后再寻求专业对口。面对大学生一时找不到工作,部分大学生准备报考研究生,期待两三年后世界经济危机获得化解,那时就业或许情况会好一些,这不失为缓解就业矛盾的办法之一。 据闻,大学生就业难,由来己久,至少巳达十年左右,近年来供大于求的情形日益突出。人们提出:是不是教育部门招生过多?如果不是每年有六百万大学毕业生,而是三、四百万大学毕业生,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许就不存在,若果然如此,留几百万青年于高中阶段,那么高中生就业就难了。总之,就业难的问题是长期存在的难题,将年复一年地呈现于社会,需要政府逐年创造就业机会,逐年求得解决。每年要按排六百万大学生既是难事,也是好事。说难事吧,难就难在众多的工作岗位全赖发展经济来支撑。说好事吧,大学生数量众多,全民素养得到普遍提高,社会得以进步,科技得以发展。人才是创业之本,创造力持续发展动力和能量端赖其中。 但大学生就业难和教育部门的宏观规划密切相关,要使所培养的人才,正是社会所需要的。总之,哪些人才过剩,哪些人才匮乏,都得事先作一番调查研究。 据闻,工厂企业缺高级技工,医院里缺素质高的护士,这正说明教育行政部门重本科,轻技校,有所偏颇。当今培养这些短缺人才,在所必然。 此外,要设法让大学生毕业后能投入创业园中去纵横驰骋。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张江科技园都是大学生创业的场所。又有许多基层单位正在向大学生招手,希望大学生到实践中去显现身手。 但愿各系统、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多多为大学生就业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国分忧,也为国储才用才,功莫大矣!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