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09年中国钢铁业要正视调整现实 不能盲目乐观

09年中国钢铁业要正视调整现实 不能盲目乐观

      2009/1/14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88

中国阀门网

  2009年的中国钢铁市场注定不会给“盲目乐观”留下空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就连最乐观的行业分析师也在谨慎地作出预测。今年全国粗钢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增长1%和5%,已是记者听到的“最乐观的预测结果”。

  虽然元旦之后,国内钢价出现企稳的迹象,一些地区的钢厂急不可待地把停产的产能重新启动,但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不要再以市场短时“浮沉”而盲动,好好正视“调整”这个现实吧!

  解除“惯性”绝非一时一刻可以完成

  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经济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要基本缓解钢铁业眼下因需求“休克”、库存积压而导致的行业困难,至少要到今年一季度或者上半年。

  国内大部分钢企都在“应急”解困。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视员贾银松近期在上海的一个论坛上说,国内钢铁业目前至少面临四个困难:一是生产增速大幅回落,企业大面积减产,仅去年11月上旬的平均日产水平与去年6月份相比,减产幅度就超过31%;二是钢材价格急剧下跌,全行业出现亏损,具有代表性的6.5毫米规格普线产品和2.75毫米规格热轧卷板的平均价格最大跌幅都超过40%,去年10月份,行业亏损面已达59%,此后还在扩大;三是钢铁业库存大量增加,资金周转困难,去年10月份,重点钢企应收账款余额和应付账款余额分别增长42.6%和50.1%;四是由于高价矿石难以消化,钢铁业成本与价格出现倒挂。

  此间我的钢铁首席研究人员贾良群说,高价矿和产成品库存的消化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比这更为困难的是,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至少连续6年的行业高速发展已使国内大部分钢企形成了固有的产销“惯性”,对突如其来的市场急剧变化难以适应,要解除这种“惯性”,重建新的市场感觉和营销模式,绝非一时一刻可以完成。国内一家大型钢铁企业在金融危机来袭后作了一个内部调查,其管理费用之庞大“连自己也未想到”,压缩空间非常大。

[Page]

  “一高两低”的市场格局

  虽然岁末年初之时,国内钢材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亮点”,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品种的价格率先企稳,随后前期“超跌”的热轧板卷等板材类品种也出现了“止跌反弹”的迹象。但是大部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价格企稳与市场成交放量之间尚不匹配,说明需求支撑力还明显不足。

  贾良群等市场人士说,眼下的价格企稳显然没有“后劲”,只能说市场再度“深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这种不活跃的市场盘整状态是对中国钢铁业最大的考验。

  据我的钢铁的分析,2009年中国钢材市场的总格局是:高产能、低产量、低需求。

  去年,国内钢铁工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长,新的生产能力不断形成。去年前11个月,国内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完成投资2859亿元,增长27%以上。去年6月份,全国粗钢月产量曾经达到4699万吨,相当于年产5.72亿吨的生产水平。此外,首钢曹妃甸、鞍钢鲅鱼圈、邯钢新区等一批大项目陆续建成,已形成生产能力。由此估计,目前全国粗钢生产能力已超过6亿吨的规模。

  但是,今年“低需求”的钢材市场格局决定了产能利用率低的趋势,实际产量低增长的可能性最大。据我的钢铁资讯机构的测算,国内用钢需求相对较为乐观,因为有加大投资、扩大内需等多项政策效应的期待,但国内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投资收缩带来的不确定性对钢铁业的影响不容忽视;国际市场需求下滑则更为明显,不仅欧美市场出现了3%至11%的需求下降,日韩市场的需求降幅也在10%左右,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明显放慢,再加上汇率因素,都预示中国钢材出口阻碍明显加大。估计今年中国粗钢产量最多在5亿吨左右,增幅仅为1%上下;而国内表观消费量增幅至多在5%左右。而净出口量可能在去年4500万吨的基础上下滑至2000万吨至3000万吨。

(来源:新华网)

热门关键词:钢铁业 价格行情 市场评述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