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铺就“能源血脉” 汪金生 简新 自中国第一条长输油气管道——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至独山子炼油厂原油外输管道一九五九年投产以来,五十年间中国长距离输油输气管道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累计建成投入运营六万多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一周半,使中国形成跨区域的油气管网供应格局。 长距离油气管道运输,是继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之后第五大运输方式,在石油天然气工业乃至世界经济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发展状况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运输业的现代水平。对于易燃、易爆、易挥发的石油天然气来说,最佳的运输方式就是密闭的管道运输。 中国长输油气管道的建设始于新疆。一九五八年五月,新疆克拉玛依至独山子输油管道动工兴建,全长一百四十七公里,年输油能力五十三万吨,于一九五九年一月十日建成投产,从此掀开了中国大规模进行长输油气管道的序幕。 目前,中国已建成投入运营长输油气管道六万多公里,保障了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正常用油用气,其中,建成原油管道一点七万公里、成品油管道一点二万公里、天然气管道三点三万公里、海底管道三千公里。特别是起始于新疆的“西气东输”管道,年输气量已由二00五年的四十三亿立方米上升到去年一百五十七亿立方米,实现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随着油气管道的不断延伸,中国目前已基本形成跨区域油气供应管网,克服了油气田外输“瓶颈”,从一个侧面推动了中国成为世界油气生产大国。 数据显示,一九七八年,中国生产原油突破一亿吨,成为世界产油大国;二00六年,中国生产天然气五百九十余亿立方米,成为世界产气大国。而这背后,正是一大批长距离输油气道的建成投产,保证了中国油气产量屡创新高。 同时,中国长输油气管道建设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增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科技实力。二000年以来,随着多条长输油气管道的兴建,中国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在大流量输气管道设计、油气输送管道运行、管道工程建设施工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进步。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油气消费日益增长,为此,拥有资源和地缘优势的新疆正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快建设中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和能源资源大通道。二00五年十二月投产的中哈原油管道,以及当前正在兴建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和西气东输二线管道,掀开了中国境外至境内长输油气管道建设的新篇章。按照规划,西气东输二线今年可输气四十五亿立方米,二0一二年将达到三百亿立方米。 (来源:中国新闻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