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钢铁出口许可证取消 中小钢企依然艰难

钢铁出口许可证取消 中小钢企依然艰难

      2009/1/9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94

中国阀门网】     刚刚取消了大部分品种出口关税的中国钢铁业又迎来了政策上对出口的进一步放宽,从1月1日起,2007年开始施行的钢材产品出口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被取消。不过,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受需求疲软和贸易政策壁垒的影响,2009年的钢材出口难以乐观。 

     根据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在2008年年末联合发布的公告,对2009年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种类进行了调整。在最新公布的2009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其中的金属及制品项下不再包含钢铁产品。 

     这也意味着,实行约一年半的钢铁出口许可证管理措施被取消,这也是政府继取消钢材出口关税之后,为促进钢材整体出口增长所推出的最新举措。 

    此前实施钢材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初衷,是通过控制发证速度来控制国内的钢材出口量,以达到调节出口的目的。不过,有权申领出口许可证的企业资质标准并没有出台,因此钢铁企业要出口只是要多做一个登记备案,“只是感觉到出口多了一道程序,出口更麻烦了些。”一位长期从事钢材出口贸易的贸易商这样说。 

    "目前我国钢材行业还是以内需为主,取消钢材出口许可证将在多大程度上拉动钢材出口关键还是要看国际市场的行情。"首钢总公司发展研究院甘小青副所长说道。他认为,如果国际市场持续低迷状态,即使我国取消钢材许可证管理制度也不会对出口产生太大的推动力。而且由于首钢这样的大型钢铁企业生产的主要是高附加值产品,施行或者取消钢材出口许可证对于大型钢铁企业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2007年5月国家实行钢材出口许可证制度以后,日钢集团出口受到国家政策限制转而开拓国内市场,如果明年国家取消钢材出口许可证制度,日钢集团还是会努力迈向国际市场。董峰称,目前日钢集团正在亏损运营,但随着国家对于钢铁行业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相信国内钢铁行业一定可以挺过寒冬。 

    对于明年钢铁行业整体形势的预测,甘小青认为,明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会持续低迷,下半年,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或许会迎来一定转机,但总体来看,明年的形势会比较艰难。 

     钢材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于2007年5月20日开始正式实施,这一政策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贯彻节能减排的要求,抑制中低端钢材产品出口的过快增长,保持钢材行业的健康发展。 

     受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影响,2008年以来我国的钢材出口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08年1~11月,中国累计出口钢材5606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3.1%;出口钢坯127万吨,更是下降79.8%。 

    此前,政府已经宣布,自2008年12月1日起,取消部分钢材产品的出口关税。如今又放开出口钢材的许可证管理,使得中国钢材出口更加方便。 

     目前来看,取消许可证管理对钢材出口数量还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只不过是简化了出口程序。由于未来全球经济形势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继续下行的可能性比较大,钢材出口从供需基本面来看仍不乐观。 

     虽然出口可能继续受阻,但国内钢材市场可能会在今年逐步复苏。据了解,除了国家出台的4万亿刺激内需的投资措施,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扩大内需的十条规划,其中钢铁和汽车的规划已经出台,这将会促进国内消费。 

     从钢铁企业和研究机构获悉,为了拉动钢材出口,缓解目前钢企面临的亏损困境,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有关政策,我国或从明年1月1日起取消实行了一年半左右的钢材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 

    如果取消钢材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这将在多大程度上缓解目前国内钢铁业面临的困境?这将对我国钢材出口产生多大的推动力?记者昨日采访了有关专家及部分中小型钢材企业的负责人。 

     进入2008年,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钢材行业的发展进入低迷期,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企业盈利下降,亏损面持续扩大。 

     小钢厂的复产与当前整体市场转好关系不大,而与当前铁矿石大跌有着密切联系,因为小钢厂多采用市场价格的铁矿石。单尚华尖锐指出,一些落后企业趁机复产,甚至借市场短期回暖大幅增产,依靠低价原料优势占领市场,虽然国家采取了众多出口退税的减免和取消,现在又出台出口许可证的取消势必会对出口有一定刺激。但纵观大金融危机下国际市场的需求减少,中小钢企依然艰难!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钢铁 出口许可证 取消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