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矢志创新铸辉煌 记福建龙溪轴承50年发展

矢志创新铸辉煌 记福建龙溪轴承50年发展

      2009/1/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63

中国阀门网】     2008年12月27日,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迎来建企50周年金喜庆典。公司员工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心中充满着自豪。国家有关领导称赞龙轴“是搞得好的国有企业”,令龙轴员工们为之振奋;“中国轴承行业的一朵奇葩”的赞誉更是意味深长,催龙轴人奋进。 

     在半个世纪的变迁中,龙轴人以“敢执时代之牛耳、敢领潮流之风骚”的大无畏精神,用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致力于企业发展,使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资产不足千万元的国有小厂,发展成为拥有6家控股子公司、总资产超过10亿元的现代化上市集团公司、国内最大的关节轴承制造商和出口商,关节轴承品种数和产量居世界同类厂家之首,被许多跨国公司甚至世界轴承之王列为关节轴承的主要竞争对手。 

     1958年,福建省龙溪轴承厂成立,以竹棚、砖木结构建成了简易的办公楼和生产车间。1958年12月正式投产。建厂初期,老一辈龙轴人在竹棚里用手工自由锻和自制简易模具生产锻件套圈,自己动手,用牛头刨床改制成平面磨床,用普通车床改制成滚道磨床;他们用简陋的小设备,以“蚂蚁啃骨头”的方法生产出大型矿山机械用轴承。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特定历史年代里,龙轴人不离不弃,坚守家园,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实行“以杂养正”的经营方针(即打锄头,冲铁锹等多种经营),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使企业得以生存。1980年,龙轴人为我国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的发射提供产品并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十年动乱”所产生的影响,龙轴人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实现了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转变,大力发展生产,为企业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7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之时,龙轴拥有总资产不足千万元,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国营小企业。领导班子意识到,龙轴要前进,就必须捷足先登,大步快跑。于是,龙轴开展发展战略研究,始终坚持战略经营,以超前的思维,科学决策,实现科学发展;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线,持续开展思路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带领龙轴走出了一条产品特色化、市场国际化、技术自主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新路。 

     战略经营,实现产品特色化 
     1987年以前,龙轴主要产品为向心球轴承,尽管当时十分畅销,但国内同类厂家众多,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龙轴一直徘徊在亏损边缘。已洞察到企业潜在危机的新领导班子,立即着手成立了市场调研小组,他们走南闯北,在反复调研,并运用SWOT等战略分析工具,正确分析企业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后,决定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选择关节轴承———这一当时大企业无暇顾及、小企业又干不了,在国际市场已处于成长期而国内则处于投入期,有良好发展潜力、竞争又相对不激烈的关节轴承作为企业发展的主攻产品。 

     这是一着险棋,然而建立在有备无患基础上的战略调整,终于使龙轴迎来了春天。 
     在以新产品开发为先导,优化企业管理系统为核心,技术改造为后盾,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八五”、“九五”期间,龙轴集中力量把关节轴承做专、做精、做优,营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逐渐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十五”初期,龙轴对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对企业的优势、劣势进行深刻的剖析,再次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提出了“坚持新、优、特,相关多元化,组织生态化,实现优、强、大。”的“十五”总体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也成为“十一五”龙轴的发展战略。 
     围绕总体发展战略,龙轴在有效应用内涵发展战略做强企业的同时,积极实施外部交易战略,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扩大优势产品群,如精密圆锥滚子轴承、齿轮及齿轮变速箱、汽车转向器、粉末冶金轴承、复合材料轴承等,壮大了企业规模和实力,实现了企业持续发展。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龙溪 轴承 庆典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