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自主创新 实现液气密行业科学发展

自主创新 实现液气密行业科学发展

      2006/9/27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48

中国阀门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产业正逐渐融于世界经济当中,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行业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5%以上。2005年仅液压气动密封行业总产值就达到200亿元,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今年预计仍将保持15%以上的增速。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作为最大的潜在市场,其经济的发展必然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给世界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带来巨大商机。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当今中国的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比较低,如何抢抓机遇,满足主机发展的需求?如何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仅靠一招一式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也非常需要和世界各国业界同仁的紧密合作,创造一个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实践已经证明,对于前沿高技术和产业的核心技术用市场是换不来的,用金钱也是买不到的,引进技术、设备并不等于引进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我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力开展自主创新才能得到。尤其是随着资源、能源的紧缺,考虑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以及从各国间科技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强化的趋势看,我国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产业已经到了必须更多地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动行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自主创新首先必须思维创新

    我们首先要明确,进行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产品、技术的创新,更是制度、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创新。也就是说要改变思维定式,冲破旧的思想观念,解放思想,扩宽思考领域,进行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是方方面面的,针对液气密行业而言,由于具有企业多、规模小,小产品、大市场,技术含量高、制造精细、资金密集,市场开放度高、竞争激烈等特点,我们认为,企业当前应优先抓住以下一些环节的思维创新:

    一是体制创新、产权创新;二是谋全局、谋万世,树立开“百年老店”意识;

    三是实行差异化战略,不要一拥而上;

    四是要走出多元化的陷阱,发展专业化;

    五是将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增长方式;

    六是要学会打造自己的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七是要培育自己的研发队伍,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八是管理要加强哲学思维的创新;九是技术要加强艺术思维的创新;十是竞争力要加强执行力思维的创新。

    这里每一项创新都是一个大课题,其中也有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老问题。为何长期得不到解决?关键就是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没有根本转变,思维上没有得到实质上的创新。人们习惯思维的力量太强大了,太难跳出传统经验的樊篱。因此,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用新思维谋略,才能解决这些老问题。当然思维的创新、思路的转变,绝不仅仅是上面所说的几方面,而是无限的范围。

    要办好企业靠的不仅是常识,更是人的智慧,是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决策。单一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不够,它只是治标;要实现企业的长远生存、行业的振兴进步,实现跨越式发展,还要治本,即思维的创新,一定要跳出固定思维。我们要有一个创新的心态,去大胆的想像、创造。奇谋异策何其多也。也许在某个观念闪过的同时,您的脑海中已有了一个美妙的顿悟,创新之树已经生根发芽。

    协会在自主创新中应起引导推动作用

    那么作为行业组织,液气密协会在行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中又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目前阶段,协会的主要职能就是服务,通过服务成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现阶段我们搭建了四个服务平台:即引领行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平台;推动自主创新的科技进步平台;开放双赢的交流合作平台;畅通快捷的信息沟通平台。通过四个平台把行业企业组织起来,把政府与企业的意志协调起来,把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连接起来,实现科学、和谐、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工业报)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