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扩散速度之快,超出人们的预料。金融危机对我国能源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调整机遇。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审时度势,统筹规划,化“危”为“机”,变压力为动力,继续推动我国能源行业科学发展,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一、“危”之表现 (一)能源需求下降 1.电力需求下降。今年1—11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15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7%。10月份单月用电量同比下降3.7%,是自1999年以来首次单月用电量同比下降,而11月单月用电量同比下降幅度达8.6%,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形势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充分显现。 2.石油需求下降。今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加剧,导致石油需求下降,OECD国家原油库存迅速增加。2008年10月底,其库存已足以维持56.8天的需求,远高于4年来的平均值。全球经济严重下滑导致全球原油需求下滑明显,从而油价受到空前的下行压力,目前进入市场的原油数量仍远超实际需求。根据12月17日欧佩克达成的减产新协议,该组织将减产220万桶/日。国内成品油需求也显著下降,成品油已由上半年的供应不足转为供应有余,一些地区已出现压库现象。 3.煤炭需求回落。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累计煤炭消费量20.28亿吨,同比增幅5.7%,比上年全年回落3.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消费量27.4亿吨左右,增长4.5%,增幅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10月,一改今夏煤炭供应紧张状况,全国煤炭社会库存1.78亿吨,比7月上升29.9%; 12月初,全国煤炭社会库存已达1.84亿吨,而五大发电集团的库存煤达到5000万吨以上,创历史最高水平,电厂存煤天数也接近一个月。 (二)石油煤炭价格下行 1.石油价格。由于经济衰退导致能源需求持续下降,12月24日,纽约商交所二月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价格跌至每桶35.35美元。从7月11日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以来,国际油价已经累计下跌了76%。 2.煤炭价格。7月以来,国际煤炭价格一路下滑。代表亚太地区动力煤现货价格的BJ指数7月3日创出190.95美元的历史最高点后快速回落,11月6日BJ指数价格为102.55美元,4个月内价格降幅近100美元。国内煤炭价格受需求持续减弱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降趋势不断加快。11月24日,秦皇岛港发热量6000大卡/千克的大同优混平仓价为680—700元/吨,比两周前的价格下跌了22%;发热量为5500大卡/千克的山西优混平仓价跌幅更大。 3.煤化工和石化产品价格。9月以来钢铁企业出现的大面积停产和减产,迅速传导并直接影响到焦炭行业,焦炭销售价格比8月份下降了1000元/吨左右。国内石油和化工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大面积回落,石化协会跟踪的168种产品中10月份环比下跌的有138种,占82.1%。以甲醇为例,10月中旬价格跌破2400元/吨,10月底跌至2000元/吨左右,生产企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三)能源企业经营困难加剧 1.发电企业 由于经济下滑,电量需求降低,加上国内发电装机容量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导致发电设备利用率持续下滑。1—11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4317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269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508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326小时。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旬报,11月份全国单月发电量比去年同期下降7.13%,其中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13.77%。以蒙西电网为例,11月份蒙西电网最大供电负荷下降至690万千瓦,下降38.2%。 受今年三季度前电煤价格上涨、金融危机导致电量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发电企业的全行业亏损持续扩大。1—10月,五大发电企业集团合计亏损268亿元,而上年同期是赢利283亿元。 发电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直接融资方面,股市接连暴跌,市场信心低迷,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融资渠道严重受阻;由于整体亏损,绝大部分发电上市公司已经失去公开发行股票融资的资格。间接融资方面,银行对亏损发电企业的资信审查日趋严格,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 2.石油石化企业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上缴税费同比增长42%和44%,但由于受炼油业务政策性亏损、上缴特别收益金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8%。由于利润下滑,公司现金流呈现负增长。近期以来,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减少,销量大幅下降,库存不断上涨,主要炼油企业开始降低负荷生产;化工产品市场步入景气下行周期,价格大幅下滑,产品严重滞销,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公司效益。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资产负债率在60%以上,现金流非常紧张。成品油市场开始出现萎缩,炼油产业出现政策性亏损,青岛大炼油厂投产3个月亏损40亿元。由于价格因素,走私活动猖獗,高价原油无法消化,严重影响了公司效益。 3.煤炭企业 以煤炭产业链较为完整的中煤集团为例,10月份该公司主要核心业务收入分别比二、三季度收入水平降低13.3%和10.3%,利润分别比二、三季度平均水平降低32%和30%。 二、“机”之所在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因势利导,应对得当,在危机和困难中抓住发展和调整的机遇,就能化不利为有利。金融危机使能源供需矛盾得到缓和,一直绷得很紧的煤、电、油、运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为能源行业“休养生息”,解决一些深层次矛盾提供了重要机遇期;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造成国际能源资源和资产价格回落,为我们开发利用海外能源资源和提高科技实力带来了有利条件。我们要善于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情。 (一)积极拉动内需,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为应对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迅速开工建设重大能源项目,加大能源领域投资力度,提振信心,拉动内需。 一是加快核准和开工建设一批影响重大的能源项目。目前已经核准福建福清、浙江方家山、广东阳江三个核电站,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12月15日又启动建设宁东煤电化基地,同时开工8个煤炭、电力、煤化工项目,包括设计产能2200万吨的煤矿项目,440万千瓦坑口电站项目,一条1335公里的宁东至山东的±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还有一个全国建设规模第一的聚甲醛项目。这些工程投资巨大,对上下游产业带动大。初步估算,仅三个核电站10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就涉及投资1200亿元;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干支线全长5300公里,投资930亿元,仅钢材就要400万吨,如考虑沿线城市内管线改造与建设,共能拉动投资3000亿元。 二是紧急下达中央安排的能源领域财政资金。今年第四季度中央财政在原计划基础上增加安排农村电网改造资金20亿元,城市电网建设资金20亿元,核电、风电装备国产化支持资金8亿元。电网资金、能源装备资金,在10天内都已经按要求、按标准下达。电网工程启动快、产业链长、带动投资作用明显。目前,硅钢片价格止跌为升,上涨了2.4%,就是输变电设备投资拉动的表现。 下一步,要加大对“短板型”、“欠账型”、“调整型”能源基础设施投入,增强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要对优化能源结构意义重大、带动效应明显的核电项目、风电项目和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关系全局和战略安全的煤、电、油、气跨区域输送通道建设,石油、天然铀等战略物资储备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电网、城市电网和城市油气配套管网,加大投资力度。 (二)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当前全国范围内电力生产和消费增速明显回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有些地区已供大于求,正是加快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为此: 一是继续加大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力度。我国电力装机中10万千瓦以下小机组仍占有很大比例,煤耗高、排放多、污染重。为推进节能减排,“十一五”期间计划关停5000万千瓦左右规模的小火电机组。至今年10月份,小火电机组已累计关停3210万千瓦,其中2006年关停314万千瓦,2007年关停1438万千瓦,2008年1—10月份关停1458万千瓦。这些小机组关停后,所需电量由大机组代发,每年可节约原煤4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00万吨。2009年将继续推进“上大压小”,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500万千瓦,同时加快大型、高效、清洁燃煤机组的建设。 二是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我国煤炭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大矿产量占60%左右,中小矿产量占40%左右。2007年原煤产量25.4亿吨,有1.4万个煤矿,平均产量18万吨。当前煤炭供应基本平衡并开始向宽松方向发展,为加快煤炭资源重组整合,加大关闭小煤矿提供了时机。要采取措施解决小煤矿小、散、乱、差等突出问题,促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要继续加强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快批准矿区总体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大矿井、大企业、大集团,提高煤炭生产集约化程度和安全生产水平。 三是积极加快发展核电。核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产生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也不存在大运量、大距离的燃料运输问题。根据国际能源组织统计,2005年世界核电装机3.74亿千瓦,核电装机占总发电装机的比例,全球为9.66%,法国56.21%、韩国26.86%、日本19.00%、德国17.07%、美国10.45%;而2007年我国核电装机占总发电装机比例仅为1.27%。2007年世界核电消费2.73万亿千瓦时,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5.61%;而我国大陆核电消费626亿千瓦时,占一次能源消费量仅为0.77%。发展核电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方向,今后若干年应大力发展核电。为此,要加快研究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核电装备制造能力建设,制定核电管理的法规。2009年,要新开工建设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腰古和山东荣成等核电站。 四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鼓励风电加快发展的政策,加快我国西南水电开发,加快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发展。风电开发方面,2008年预计全年新增装机400万千瓦,年底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这就意味着风电装机规模超过了核电,我国将超过印度而排名风电装机规模世界第四;新增装机速度超过西班牙,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发展第二快的国家。要按照“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要求,力争用10多年时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江苏等地形成几个上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争取实现2020年风电装机规模1亿千瓦左右。 五是培育大型能源企业集团。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和政策支持,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提供保障,引导企业实现跨行业融合和重组,鼓励煤、电、路、港、化等相关产业联营或一体化发展,提高国家对能源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