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12月11日、12日,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4个标段分别在河南洛阳、湖北随州、江西九江、广东广州开工建设。此时,距离国务院11月12日常务会议促增长、扩内需举措核准该工程930亿元投资正好一个月,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只有短短的几天。 在美国金融危机拖累世界经济增长的背景下,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的开工犹如一剂强心针,给人们压抑的心中注入了希望。对该项工程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它是中央在保增长、扩内需系列措施中最早出台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第一个,也是因为作为一项清洁能源项目,西二线东段930亿元的投资到底能给扩大内需带来哪些好处。 拉动沿线地方经济增长 不能忽视的是,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作为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东至上海,南至广州,跨越了15个省、市、自治区。该管道的建设,对拉动沿线经济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就拿西气东输一线建设对新疆的经济带动作用来说,新疆自治区有关领导就深有体会:“西气东输管道建成后成为横贯我国东西的一条能源大动脉,把新疆与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连接在一起,为新疆的天然气资源打开广阔的市场空间,使天然气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有力地促进新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造福于新疆各族人民。” 西气东输工程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意义表现在:第一,可以增强新疆的经济实力。该工程建成后,新疆将成为全国能源和优质化工原料生产基地,有力地带动新疆经济发展。 第二,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项目建成后,天然气生产和管输可增加的各项税费为:增值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管道运输营业税及附加,每年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数亿元。 第三,推动新疆天然气勘探、开发、管输等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以上三部分合计,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在新疆的勘探、开发和管道建设总投资已达287.6亿元。 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于今年2月20日开工建设,得到了沿线新疆、甘肃、宁夏等地方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目前,管道建设已经突破1400公里。沿线人民已经受惠于西气东输一线建设,因此对二线就有了更多的期待。因为一线无论从管径、强度、长度、输气量都不能和二线同日而语,一线只有4000多公里,而二线9100多公里;年输气量一线为120亿立方米,二线则是300亿立方米。 西二线东段工程起点为宁夏中卫,主干线经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到上海,从河南分叉,另一条主干线经安徽、湖北、江西到广东。6条支干线分别是山东泰安、湖南湘潭、上海、广西南宁、湖北十堰,其中一条到达深圳和香港。东段工程由管道建设、地下储气库和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三部分组成,干支线总长近6000公里。西气东输二线项目在境外与横跨三国、同步建设的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是我国又一条清洁能源大动脉,将为沿线各地经济提供不竭的天然气资源,并能够确保稳定供气30年以上。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管道建设是一项牵扯面广的系统工程,对建筑、建材、机械、电力、钢铁、运输、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创造了市场需求。 据测算,在天然气开发和管道建设投资中有30%可以转化为建筑业收入。西气东输二线1420亿元的投资量,在沿线15个省市自治区仅就建筑业这一块,就将释放出400多亿元的建筑收入,并带动相关就业。西气东输二线项目建设的3年期间将拉动陷入低迷的建筑业市场和建材市场。 政府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一出台,工程机械上市公司股票即在次日以全线涨停来响应。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韩学松认为,粗略估计,4万亿元当中会有5%~8%用来购买工程机械设备,算下来合2000亿元,而我国工程机械全行业产值2007年为1990亿元。 按照规划,4万亿元政府投资将在2010年年底前到位。平均下来,未来两年当中,每年都会给工程机械行业注入高达千亿元的内需。西二线管道建设由于其口径、钢度、长度均为世界之最,其建设用大型机械装备几乎全部更新。据业内人士测算,仅装备更新就有超过百亿的采购量。另外,还有大量的阀门、仪表、管件、电线电缆等材料的采购,也将刺激相关产业的生产。 管道又被称作“钢铁巨龙”。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建设,需要高标准管材460万吨,对当前低迷的钢铁制造业,是一块不小的蛋糕。X80钢的研制和生产,使我国宝钢、武钢、首钢、沙钢等八大钢厂悉数投入到X80钢的研制行列,并全部具备了世界上强度最高的X80钢冶炼能力。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的建设不仅扩大了钢铁业的内需,也促进其在高强度钢的冶炼技术上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西气东输二线建设不仅促进了钢铁冶炼业的发展,同时也使众多制管、防腐材料生产企业受益,提升了技术水平,促使这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为西二线提供产品本身。 改善能源结构与环境质量 天然气因为其清洁无污染,被称作“21世纪的洁净能源”。我国在进入21世纪后的8年间,已经建设天然气管道近3万公里,是上世纪天然气管道建设的近两倍,天然气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从2%增加到了近5%,2004年投产的西气东输工程横贯中国西东,放射型的支线覆盖中国许多大中城市,并于2005年通过冀宁联络线与陕京二线实现连通,构成我国南北天然气管道环网。忠武输气管道也于2004年底建成投产。到目前已经初步形成西气东输、陕京二线、忠武线三条输气干线,川渝、京津冀鲁晋、中部、中南、长江三角洲五个区域管网并存的天然气供气格局。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设计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年,总投资约1420亿元,计划2009年底西段建成投产,2011年前全线贯通。中国将由此在未来20年内形成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管网。西气东输二线建成投产后,将使我国天然气在全国的布局更合理、能源结构中的清洁能源比例进一步提高。 管道运输作为五大运输业(公路、铁路、海运、航空、管道)的一部分,通气和通电、通水、通路一样,被社会经济学家称为衡量社会小康水平的重要标准。以已经投入使用的西气东输一线为例。几年来,一线管网已经覆盖70多个城市、3000多家大中型企业,累计销售天然气420亿立方米,近2亿人口受益,成为中国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的主供气源,为促进中东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 西气东输二线一大特点就是首次输送境外天然气。按照2007年中国政府与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签署的相关协议,中国投资73.1亿美元建设中亚天然气管道,在未来30年内,相关国家将通过管道每年向中国出口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工程起自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的格达伊姆,途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最终到达中国新疆境内的霍尔果斯。管道实行双线同时建设,全长3636公里,预计2012年实现全线竣工投产,并预留今后扩建400亿立方米/年的能力。2009年底中亚天然气管道与中国境内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相连后,可将中国新疆、陕西靖边生产的天然气与中亚地区进口的天然气一同输往沿线西部地区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15个省、区、市的用气市场,稳定供气30年以上,受益人口将占目前中国13亿总人口的52.7%。 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的输送和使用,每年可替代7680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6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1.5亿吨,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和环境质量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来源:中国石油报)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