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沈大鸣)在川气东送管道工程重庆境内的山区段管道施工现场,时常会看到这样一个情景:一位身穿工服的人员,跳到管沟里,取出一块塑料布,铺在潮湿的地上,拿出专用器具,钻到管道与管沟底部仅有四十厘米左右的空隙里,涨红着脸,仔细地测量着管道焊缝的宽度和高度。这就是川气东送管道工程质量监督组人员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 监督组成员全部来自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管道储运分站,他们像“啄木鸟”一样活跃在巴山蜀水,及时消灭质量缺陷。 川气东送管道是中国石化首条大口径、长距离的天然气管道,特别是普光-宜昌段,山高路险,沟壑纵横。在这样的地形地貌进行管道建设,并且要创建国家优质工程,不仅对参建单位是一次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考验,对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如何做好质量监督工作也是一个新课题。 监督组根据从现场了解到的情况,决定针对山区管道施工的特点,从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入手,采取针对性检查、跟踪检查与随机抽查的方式,做好质量监督工作。 质量监督人员发现,由于川气东送管道管径大、管壁厚,焊接人员如果不注意,焊缝的个别部位就容易出现余高超标的现象。还有,由于工作空间狭小,焊接人员如果收弧过快,焊缝局部就会出现弧坑等质量缺陷。监督人员抓住这些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促使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一步强化了管理,减少和避免了这些问题的出现。 从源头控制工程质量,也是质量监督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今年6月17日,质量监督人员在四川省达州境内的一处管道施工现场,对补口带质量进行抽查时,发现有3道焊口的补口带虽然其他指标都合格,但剥离强度一项却达不到设计要求。这项指标,直接关系到管道运行的寿命。质量监督人员又对同一个品牌其他批次的产品进行了抽查,虽然仅发现这个批次的不合格。但质量监督人员抓住问题不放。经检查,发现剥离强度未达标的主要原因是产品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与施工单位无关。质量监督人员立即把这个情况反馈给了业主。业主随即将这个情况通报给了热收缩补口带生产厂家。厂方到现场后,对质量监督人员原因的分析以及检查结果没有任何疑义,当即表示更换全部产品。 这个问题被发现后,业主方也迅速举一反三,要求有关厂家进一步加强热收缩带产品质量的管理, 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经过业主方和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川气东送管道工程质量目前不仅处于受控状态,而且像管道焊接一次合格率这样的重要指标,达到了99%以上。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