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气资源储量上升 未来将现四大热点区域
2006/9/2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09次
【中国阀门网】
新华社杭州9月22日电(记者贾真、冯源、刘铮) 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和发展前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经济热点,记者在第七届中美石油天然气工业论坛上了解到,我国最新一次油气资源评价又有新增长,且未作评价的资源更多。专家分析认为,我国未来油气储量增长将主要出现在四块领域。 我国最新油气资源评价又有增长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三次油气资源评价。最近的一次是2004-2005年,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以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的探区为重点,对129个盆地的油气资源开展评价研究。目前,已取得的初步评价成果是石油1068亿吨,天然气52.65亿立方米。油气总资源量比1994年分别提高了14%和38%;油气可采资源量比1994年分别提高了40%和57%。(见表1) 表1我国历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 此次油气资源评价显示,我国陆上石油资源为822亿吨,其中东部419.7亿吨,中西部372.38亿吨,南方25亿吨;海上石油资源246亿吨。剩余石油可采资源为150亿吨,而待发现探明石油可采资源为68亿吨,其中,东部25亿吨,西部21亿吨,中部3.4亿吨,海域19亿吨。 评价同时显示,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为38.82万亿立方米,其中东部4.36万亿立方米,中西部31.26万亿立方米,南方3.2万亿立方米;海上52.65万亿立方米。剩余天然气可采资源为14万亿立方米,其中陆上11.4万亿立方米,包括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柴达木等;海上2.6万亿立方米,包括琼东南、莺歌海、东海等。待发现探明的天然气资源17.4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陆上中西部和海域,其次为勘探程度较高的陆上东部。中部6.78万亿立方米,占39%;西部5.14万亿立方米,占29.5%;海域2.92万亿立方米,占18.5%;东部1.8万亿立方米,占10.3%。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429个沉积盆地中,目前进行过资源评价的盆地只有150个左右。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海外投资环境研究所主任工程师陈明霜介绍,青藏高原以及南海地区的部分盆地含油条件非常优越,石油资源十分丰富。这些新区的油气资源量目前尚未包括在我国石油资源总量中。随着地质理论与技术的进步、勘探开发的深入以及勘探认识的深化,未评价的279个盆地中还将有新的突破,已评价的盆地也会有新的增长。 而在我国油气总资源量中,常规资源仅占56.45%,重油占21.44%,低渗透资源占22.41%,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沥青和油砂。本次油气资源评价首次把煤层气、油页岩和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纳入考虑,对全国47个相关盆地进行评价。 评价初步结果表明,我国煤层气、油页岩资源丰富。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沁水、准噶尔等9个含气盆地群,油页岩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陕西等省区;油砂资源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区。煤层气、油页岩、油砂是我国常规石油资源的重要补充,对提高我国油气资源的保障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油气资源储量仍有上升空间 2005年我国原油产量从2000年的1.5亿吨增到1.82亿吨,东部产量比重由2000年的72%下降到了59%,而西部和海域的产量则分别由2000年的16.6%和11%上升到了24.6%和16.4%,这表明我国“稳定东部,加快西部”以及加强海上勘探开发的油气资源发展战略取得成效。 2000年全国天然气产量为277亿立方米,经过后来的持续增长,2004年达到了415亿立方米,2005年达到了500亿立方米的新高峰。 从历史上看,我国石油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49-1959年,探明储量呈低值增长阶段;而1959-1988年间,在1977年和1987年分别出现两个增长高峰;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探明低值储量保持高基值稳定增长,1985-2004年,平均每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7.67亿吨。从新增可采储量的趋势看,1991-1995年,年均新增石油探明可采储量1.23亿吨;1996-2000年,年均新增1.58亿吨;2001-2005年,年均新增1.86亿吨;预计2006-2010年间年均新增1.8亿吨左右。 但是,从地理分布看,我国剩余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沙漠、黄土塬、山地、近海和深海海域等地区,作业难度较大;从地质条件上看,资源品质变差,勘探开发难度增加。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1-2005年新增储量中,隐蔽型油藏由1991年-1995年间的30%左右增至66%;低渗储层储量由45%升至65%,深层(大于3500米)和复杂碳酸盐岩油藏储量由46%升至66%。预计这种趋势将会继续加大。 天然气储量也呈现出相同的发展趋势。1949-1976年,我国天然气田发现主要来自四川盆地;1977-1988年,六大气区初见成效,除四川盆地,还有塔里木、鄂尔多斯等;1989年至今,一批大气田相继发现。截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为3.5亿立方米,比2004年增长了25%,剩余探明可采储量2.85万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了16%。 我国天然气勘探目前正处于发现期。“十五”期间就发现和探明了8个上千亿立方米储量规模的大气田,天然气探明储量正快速递增,天然气勘探处于储量快速增长的早期勘探阶段,发现大气田的几率大。1991-2003年期间新增可采储量2.06万亿立方米,年均1585亿立方米,其中1996-2003年期间新增可采储量16156亿立方米,平均年增2019亿立方米。预计2004-2020年共可新增天然气可采储量3.13亿立方米,年均新增1839亿立方米,到2020年天然气可采储量可达到5.59万亿立方米。 未来我国油气储量增长主要在四大领域 “十一五”期间,国内三大油企将努力增加油气自供能力,抓住高油价机遇,加大未动用探明储量的开采力度,提高当年新增探明可采储量的动用率,增加产能建设,确保原油产量的稳定增长和天然气的快速增长。 而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着力加强石油勘探,继续深化东部,加快西部,发展海域,探索新区,实现原油产量的稳定增长;特别强调加大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利用力度,为上中下游一体化推进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提供条件;立足大盆地,确立主攻领域,积极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争取大幅度增加经济可采的储量;不断加大科技攻关,推动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未来油气储量增长将主要出现在以下四大领域:(各区域待发现油气资源预测见表2) 表2我国各区域待发现油气资源预测 ——东部断陷盆地是近期保持储量持续增长的领域 我国东部共55个盆地,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是石油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也是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区,待探明油气资源量分别为122.13亿吨和1.8万亿立方米。 东部地区储量增长的主要领域是地层岩性油气藏、隐藏油气藏、外围新盆地和渤海湾滩海地区。近年来在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南部长岭等有勘探突破,其中新发现的庆深气田,探明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2004年以来在南堡坳陷钻获南堡1号、2号重大发现,预测地质储量超过2.5亿吨。 ——西部大盆地紧邻生烃区的大型古隆起、古斜坡是储量快速增长的领域 西部地区共25个盆地,面积158.7万平方公里,已证实10个含油气盆地,13个获得油气显示的盆地。待探明油气资源量分别为114.23亿吨和11.92万亿立方米。 中西部地区的前陆盆地冲断带、大型隆起带和大面积地层岩性油气藏是未来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中西部地区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和准噶尔等盆地发育一系列大型古隆起,除伊盟和渭北隆起外均发现大中型气田,显示出巨大的勘探潜力。 鄂尔多斯近年来相继发现志靖、安塞和西峰等大油田,使之成为陆上石油储量增长最快的盆地,产量从2000年的550万吨上升到2004年的1500万吨。而塔里木盆地继1998年发现克拉2大气田后,又相继发现迪那、吉拉克等大气田,为新疆—上海的天然气管道提供了充足气源。而西部海相碳酸盐地层也有重大突破,四川盆地发现普光大气田,探明储量达2511亿立方米,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油田储量规模不断扩大,石油可采储量超过1亿吨。 ——海域是勘探接替的领域 估计我国近海待探明油气资源量分别为86.31亿吨和2.92万亿立方米。业界认为目前我国近海石油探明程度仅29%,尚处在储量发现的高峰期,是我国油气勘探接替的重要领域。2005年我国海域获得涠州6-10-1、惠州25-4、旅大27-1油田等14个油气发现,全年新增探明储量2.88亿桶油当量;建成投产7个新油田,使我国海上生产油田达到45个。 ——南方海相是未来勘探发展的领域 南方中生界、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已经开展近40年。据以往的资源评价,南方共有石油地质资源量25亿吨。目前仅在百色、景谷、三水等盆地和海南福山凹陷发现了数个中小型油田,合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0.226亿吨,地质资源探明程度尚不足1%,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
 |
(来源:新华社)
|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