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机械工业市场换不来产业核心技术

机械工业市场换不来产业核心技术

      2006/9/2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52

中国阀门网    两会期间,自主创新一直是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而对于机械工业的自主创新,作为一名机械工业领域资深专家,全国政协十届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于珍有着更深的理解。 

   “自主创新与机械工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清醒地认识到,自主创新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持久动力,是推进我国机械工业发展和振兴的重要保证。”3月7日,于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说,“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和战略机遇期。如果我们不能从以市场换技术为主,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那我们国家的经济将会停滞不前。” 

   用市场换不来产业核心技术 

   于珍说:“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3000美元时,是经济和社会的重要转型期,也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这个时期,经济增长如果及时从以资本投入拉动为主,转向以技术创新推动为主;从依靠廉价要素成本为主,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从以市场换技术为主,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那么我国国民经济就可以实现质的飞跃,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于珍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日益扩大,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不断重复引进和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现在我国机械工业的主要技术来源50%以上来自国外,汽车工业的70%、发电设备的50%、基础机械的60%、农业机械的30%来自引进,知识产权矛盾越来越突出,很多产品的品牌、关键技术和销售渠道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对我们进一步使用和引进国外技术造成困难,大部分产品的高额利润被外国公司赚取,我国产业多处在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位置上,导致国外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纠纷不断增长。 

   于珍说:“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根本大计。现在,一些敌视我国的国家和组织恶意炒作中国威胁论,使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戒心增强,对高技术实行种种封锁手段。机械行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前沿技术和产业核心技术,用市场是换不来的,用金钱也是买不到的,只有通过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力开展自主创新才能得到。” 

   他指出,面对日益增强的能源资源约束,考虑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从国际科技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强化的趋势看,我国机械工业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坚持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作为优化调整行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中心任务。” 

    注重市场并集中力量办大事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这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内容时明确指出,要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放在优先位置。结合机械行业工作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于珍指出,机械行业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使自主创新的方针深入人心。按照科技部的具体部署,做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基础件和通用部件;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技术与装备;先进制造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调研、组织、可行性报告编制和论证工作,做好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专项的组织、申报和推荐工作。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机械工业行业科技开发能力和企业自主创新的现实状况、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找准工作的关键着力点,并通过各种途径向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反映,提出政策建议。 

    按照科技部、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要求,紧密结合机械工业的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项目指南,筛选和推荐重点项目与试点企业,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加速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推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逐步使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从一般的产品研发和工艺技术的改进,过渡到发展自主技术,为企业发展提供前瞻性技术储备,促进企业技术升级。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发达国家建立研发中心,与国外企业进行专利技术、核心技术的合作开发,建立平等的技术战略联盟,建立以主导产品为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为支撑的企业发展战略,促进技术升级、加速产品更新换代。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