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中国应趁当前国际油价相对偏低的时候,适时扩大战略石油储备。”在上周举行的2008“煤炭-焦炉煤气/煤层气-甲醇”产业链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凤起接受上海证券报独家专访并作如上答复。 他认为,在国际油价相对较低之时进口油品是理所应当的。“前段时期石油价格过高,人们认为当时并非是扩大战略石油储备的好时候。但如今油价相对便宜,再不抓住这个机会恐怕说不过去。” “当然,扩大战略石油储备的时机选择仍非常重要。不要太早抢,例如当140多美元跌到100美元时抢进,则现在又跌到了60多美元。太晚也不行,总想着抄底也可能什么都抄不到。”周凤起说。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曾有一位发改委官员公开表示,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将不断扩大,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即使基准原油价格依然居高不下,中国也将加紧增加战略石油储备。但当时国际油价尚在70美元以下。 周凤起还向本报记者表示,无论国际油价是否下跌,中国都应该尽快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定价长期滞后于国际市场。原先,政府就承诺要择机出台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如果说高油价还可以作为定价机制暂缓出台的理由的话,那么,如今国际油价已经跌了这么多,当然更应该尽快理顺。” 2003年起,我国开始在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四个沿海地区建设第一批石油储备基地,储备能力总计1400万吨。业内人士表示,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建成后,预计相当于十余天原油进口量。再加上全国石油系统内部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中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将超过30天原油进口量。目前,镇海、舟山、黄岛三大基地已基本建成。 行业预测显示,今年年底前,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可能升至1.019亿桶,2010年升至1.459亿桶,长期目标为5.119亿桶。这一数据已将接近美国当前的水平。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美国目前将接近7亿桶的原油存储于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地下存储设施。 随着第一批石油储备基地的相继竣工,第二批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按照规划,我国第二批石油储备基地的总储备能力将达到2800万吨,长期目标是形成相当于90天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即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的“达标线”。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