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对于经济建设和发展来说,政策和策略不但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式,而且决定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可以这么说,没有一种经济的发展不受政策性因素的约束和影响。政策性因素既对经济发展起加速或减速器的作用,又对国民经济不同行业发展起导向作用。我国的能源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的基础性地位,政策性因素对其产生影响时,还会把这种影响扩大到其它经济领域中去,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分布差异大,能源经济的投资之巨,涉及面之广,操作好坏直接对国家的经济稳定和民心背向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只有充分认识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性因素的综合效力,才能为我国经济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及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而制定的针对某一个产业的微观经济政策。对于某一个产业部门来说,不同的发展时期的产业政策是不同的。而对于某一个需要使用特殊或不可再生资源的产业来说,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行政管理部门调节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特定产业的特殊情况及特点。 从理论上讲,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环境中,符合供求关系的市场价格体系,就会形成并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但是,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着许多缺陷,实际情况并非如理论所描述的那样,这就是市场失灵。对于能源经济来说,情况更是如此。例:构成当今世界一次能源主体的石油资源和煤炭资源,以及其它可再生能源资源,具有特殊的当期和长期资源开发成本。因此,市场失灵的情况就更加突出。在当今世界一次能源资源构成中,石油和煤炭是最主要的能源资源形态,不仅是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而且还存在着级差地租的问题。这是因为,随着石油或煤炭的持续开采,埋藏的深度就更大,地区就更加偏僻。同时,储量会随着开采而不断减少,开采条件也会越来越恶化。这样,不可避免地会使生产成本上升。另外,开采条件的优劣,以及离消费市场的远近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很大的级差收益。因此,市场在一个资源短缺而且分布既不均衡且地域条件差别很大的经济领域里,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显然是很低的。 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经济建设都是落后于国民经济建设步伐,特别是在“七五”计划末“八五”计划初,全国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一时间全国都面临缺电的紧张局面,到处是一片拉闸限电的场面。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电力的需求,各地、各部门便各显神通,用各种方法办电。从此,我国的电力建设便硝烟四起,各种电力建设方式一哄而上,这种混乱局面为决策加大了风险。例如,西南地区的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可以建成我国的能源基地。但是,除了开发条件较差,输送困难以外,建设周期长,难以满足能源需求中心的需要,也是决策的风险之所在。对于能源工业和能源经济来说,其外部性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不同的能源形态来说,存在着不同的外部性问题。因此,在决定采取什么样的产业政策时,这些不同的外部性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决策。同时,这些外部性问题有时是互相矛盾的,主要表现为:我国用于发电的大多是含硫量很高的煤炭,脱硫技术因为成本问题还很落后。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水电的开发同样面临着环境问题。一些高坝大库的建设,不但诱发水库地震,引起山体滑坡,而且水库淹没改变了库区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受到伤害。 天然气在我国具有丰富的储量,但开采度很低,我国主要的终端能源形态还是煤炭,因此,燃料造成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我国北部各大城市的污染程度已经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由于烟尘污染,有些城市如兰州,工农业生产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使用天然气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途径,但是,主产区在西部的四川和新疆,运输成了制约天然气工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消费的障碍;煤炭主要集中在山西和内蒙古等北部省份,运输问题同样存在,而新疆的石油要运到经济发达地区,其成本也是非常惊人。就业问题是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很多情况下,甚至会决定社会的稳定。在我国,由于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改革进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仅仅从经济效益出发,大量失业人口还会加剧。 制定能源经济产业政策要要注重东西部地区的差异。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大国。东、西、南、北、中地理环境差别巨大,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背景各不相同。1999年我国最发达地区深圳市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超过4000美元,但云南省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均收人每年只有400-500元人民币,其中的最贫困家庭,全部财产价值不足200元人民币。因此,在我国能源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在能源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过程中,制定和实施能源工业产业政策和部类政策的时候,应考虑和照顾到这些差别,充分发挥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手段的功能,逐步缩小这些差别,达到全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目的。 鉴于我国东、西部的差距巨大。所以,从制定能源经济产业政策来说,需要从多个方而进行研究,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在我国实施新的国土资源管理办法以后,西部的一些能源开发项目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影响。扶贫计划是我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施的一项面向全国贫困人口的政府计划,我们应把这项计划同西部能源项目建设的移民工作结合起来。这是因为,西部的能源建设项目都是在贫困山区实施的,移民都是贫困人口的搬迁。此项工作不但能够加快西部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而且有利于西部能源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作为生产资料生产和供给的能源经济领域里,部类政策应当鼓励和引导能源产品消费企业提高单位能源产品消耗的转化效率,减少井逐步淘汰使用一次能源产品及能源利用效能低、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在作为消费资料生产和供给的能源经济领域里,应当鼓励和引导广大的人民群众走家庭电气化道路,提供政策支持。然而,对于西部落后地区来说,用指导全国的部类政策还不够,还应有更加优惠的政策,从而扶持西部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为此,立制定区域政策时,应该有所差异,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本来就非常巨大的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得以逐步缩小。由于东、西部形成的历史、文化、地域性以及劳动力劳动技能性差异,因此,若要提高西部各类产品的竞争力,就应当在作为生产资料供应的能源产品的消费政策方面,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比如,给予提高产品单位能源转化效率的能源消费以政府扶持,提供贷款贴息、对能耗降低部分给予政府补贴和奖励;减少并逐步淘汰使用一次能源产品和能源利用效能低、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产品生产。 区域经济的巨大差异,必须用发展经济的特殊区域政策来解决。令人欣慰的是,党中央、国务院适时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给西部落后地区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了世纪福音。因此,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时,就要结合西部落后地区的历史、现实、民族文化的情况,在产业政策和部类政策方面,给予区域特色的扶持。资源的使用效率对未来我国能源供应将起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资源的开发和开采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影响到这些资源开发的经济合理性。另一方面,资源的转化效率直接影响到资源的开发寿命和替代资源的选择。因此,资源开发的政策取向一定要起保护和大力提倡规模开发和高效开发,限制、禁止零星开发和破坏性开发作用,目前,我国各地都大量存在着私人小煤窑同国营大煤矿争资源的现象,存在着农民从国家油田盗取石油以及土法练油的现象,由于地方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这些破坏和浪费宝贵资源的现象不但没有得到遏制,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蔓延的趋势。因此,保护资源的规模开发和高效开发将是一项重要的政策任务。 总之,还有很多其它政策性、非政策性因素在影响着能源工业和能源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软环境非常不好。一方面经济落后、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另一方面办事效率低下,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制定完善各项政策,让西部地区宝贵、丰富的能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巨大作用。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