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混凝土泵车发展前景看好行业问题不少

混凝土泵车发展前景看好行业问题不少

      2008/10/30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41

中国阀门网】    国内目前预拌混凝土的年消耗量,小城市约为100万立方米,中等城市为100万~300万立方米,大城市为300万~500万立方米,特大城市超过500万立方米,将这些预拌混凝土从搅拌站运到施工工地是预拌混凝土使用中的重要一环。这就造就了混凝土运输业这一特殊的运输行业。

    据统计,目前我国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年生产能力约6000辆,仅2004年的需求量就接近7000辆,而到2010年需求量将达12000辆。随着大批基础建设工程的开工,泵车的产销量迅速增长,

     目前,我国使用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多是采用装载量为6~7立方米的车型,以产地来区分,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用国产汽车底盘,安装利用引进技术生产的驱动装置及国产混凝土贮罐。这样的配置价格较低,配件供应有保障,修理费用也较低,但使用中的故障率较高。

     二是底盘和驱动装置进口,其他在国内生产安装。这种车型驱动装置的关键部件如液压泵、液压阀、液压马达等从国外名牌厂家进口,其他如混凝土贮罐等在国内生产组装。这样的配置价格高于全国产,但系统的可靠性较高,由国内生产厂家提供技术支持,配件供应可以保证,性能价格比比较高,因此在国内得到比较广泛的采用。

     三是全进口车,质量无可非议,但价格昂贵、配件昂贵、技术服务不一定及时。随着搅拌车市场需求的急速扩大,几大品牌之间的竞争比过去更加激烈,价格构成已经比较透明,利润比以前明显降低,经营较好的企业可达10%左右。其中上装部分的价格差异较小,主要差距在底盘上。价格和利润较高的底盘仍是进口产品,使用较多的是日本原装进口五十铃、三菱等专用底盘。

     由于散装水泥运输车技术含量较低,所以生产厂家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散装水泥运输车产量已超过5000辆。据专家预计,近几年内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辆的需求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散装水泥运输车增长量即将超过每年5000辆。而到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12000辆。

     混凝土泵车虽然量小,但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高,泵送高度较大的国产混凝土泵车价格在300万~400万元之间。两年前,一台泵车的利润最高可以达到100万元,现在随着生产厂家的增多和国产化部件的增多,泵车售价降低较多,但一辆泵车的利润也在50万元以上。

     泵车的型号有多种,泵送高度从20~50多米。在泵车的三大部分——底盘、泵和臂架中,国产车几乎大部分采用进口产品。臂架部分过去也是基本上采用意大利进口产品,近几年几大公司都在逐步国产化。国产臂架因为起步较晚,质量上与国外产品比略有差距,但价格相差也很大,一套36米的进口臂架,价格在90万元左右,与国产臂架的价格大约相差30万元。泵机部分除中联重科多年来一直采用自制件外,也多为进口产品。

     目前,国内混凝土搅拌车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生产厂家过多,市场竞争激烈,造成企业利润剩余不多,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由于全国一年的混凝土搅拌车需求量也就在3000辆左右,数量众多的小企业至多也就是维持在百八十辆的水平上,真正以这种车作为发展方向的还是少数。这势必影响业内企业的发展战略,不利于该行业的长远发展。

     另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市场运营还很不规范,不少生产企业的应收货款过多而筹集资金的渠道有限,普遍处在资金运转困难的境地。

     新产品开发的种类各厂家大体相似,很多是学别人的,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多。如果再不重视自主技术的开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要几年的工夫,中国人自己的产品会越来越少,甚至会成为外国公司的技术附庸。虽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行业的问题较多,但由于市场正处于旺势,今后数年里国内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需求每年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如果国内企业能趁着今后这一段发展的黄金时间练好内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等到市场回落的时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生产企业就已经健康地发展起来了。反之,大打价格战,搞低层次的竞争,最终整个行业陷入困境。

     商品混凝土近年来在大中城市有了较大的发展,约占现浇混凝土的15%~20%,与发达国家的70%~90%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给国内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商品混凝土成套设备的配套产品以及能够满足用户特殊要求的产品将会在未来得到较大发展。如高性能混凝土搅拌设备、冷热搅拌的混凝土搅拌站、长臂架泵车等。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液压泵 液压阀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