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我们的石油一直由政府定价,因此不能真实反映国际市场上油价的变化。原来我们的油价一直偏低,如果调整的话,可能会对通货膨胀产生负面影响。现在,国际油价下来了,我们的CPI指数也下来了,应该是与国际油价接轨的好时机。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很多实体经济体受到影响,经济增速减缓,对石油和金属等需求减少,导致能源类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下挫。面对这样一种形势,我们的宏观政策该如何调整,我们的机会又该如何把握? 投资者不要忘记自己长期的投资目标从10月3日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的通过,到现在各国不断出台的一些救市计划,没能制止住各国股市的不断下探,这种现象如何解释?叶檀认为,这说明大家的信心危机还没有结束。大家都很担心,这样一场危机会不会严重影响到实体经济,对于实体经济下行的担忧又反过头来作用于金融资本市场。所以造成了互相的心理影响,互相循环的态势。 梅建平认为,实际上是经济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但是,投资者应该注意的是,巴菲特的那句老话,在别人恐慌的时候你贪婪,在别人都贪婪的时候你应该保守一点。因此,投资者在这一轮恐慌当中,不要忘记自己长期的投资目标。 现在油价是与国际接轨的好机会 现在美国的成品油价格每加仑2.78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相当于每升5元左右,中国国内市场现在的成品油,93号油是每升6.37元。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那么,现在是不是我们与国际油价接轨的好机会?梅建平认为,我们的石油一直由政府定价,因此不能真实反映国际市场上油价的变化。原来我们的油价一直偏低,如果调整的话,可能会对通货膨胀产生负面影响。现在,国际油价下来了,我们的CPI指数也下来了,应该是与国际油价接轨的好时机。而且,如果我们的油价长期和国际油价背离的话,对国内消费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因为国内石油很稀缺,我们应该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现在新能源面临很大的压力,比如,我们的煤制油,现在的成本折合成油价为每桶78美元,远远高于国际上的油价,因为我们的这些企业没有实现规模效应,如果实现了规模效应,价格就会下来。因此,作为一个战略考虑,政府对这类企业可以进行政策扶持。 叶檀认为,成品油跟国际有两项接轨,一个是成品油价格接轨,另一个是石油价格体制接轨。这两项与国际接轨以后,就有助于我们整个实体经济从上游到下游都形成比较良好的预期。大家都知道价格机制的存在,然后就用价格的指挥棒来行事,就不会出现紧缩或者是浪费的情况。 货币政策应该找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点 为应对金融危机,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会继续实行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梅建平认为,中国继续实行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非常有必要。“灵活审慎”是使整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有这样的灵活性——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很大的流动性,来冲销国际金融风暴以及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但是要审慎,因为从长远来说,如果对通货膨胀不提高警惕的话,一味地放很多的流动性,没有充分的警惕性,那让通货膨胀这只老虎从笼子里放出来再关进去就很难。所以审慎是必要的。 其实,现在的货币政策应该找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点,既要兼顾到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也要控制通胀,这样的目标还是不能改变的。 叶檀认为,我们从去年开始主要讲的就是审慎原则,因为我们知道从2007年到今年上半年,其实我们一直担心的是通胀的问题,所以采取的是比较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是,到2008年下半年之后,我们也看到保增长很重要。因此,我们的货币政策强调灵活审慎。 其实货币政策跟实体经济挂钩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以前是根据几项指标,比如与美元之间利率的差距,然后是国家收益率,还有是根据M0、M1、M2这三个指标来决定我们的货币政策。但是这些指标其实还是和实体经济有一定的距离,因为,从这些指标到实体经济的渠道有可能不是那么畅通,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像M2,一般来说其增长幅度在16%左右,现在已经落到15%左右了。表面上看来这个数据相差不大,但是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是天差地别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指标和实体经济放到一起分析会更有效一些。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其实,我们国内的资金不是不够,应该还是充裕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怎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银行贷款必须通过一整套市场化的筛选机制,直接将资金配置到有前景的企业中去,从资金使用效率和市场化配置两方面解决资金紧张问题。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