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虽然石油价格可能已经大幅回落,但中国也不会马上将下降后的燃油成本反映至零售市场,短期内扩大紧急石油储备的可能性不太大。
虽然中国政府对油价下跌表示欢迎,但是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手头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例如监控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以及防范近期华尔街风波扩散到中国。
分析师们认为,这种情况意味着中国不会因为油价可能只是暂时的下跌而对能源政策进行调整。
美国能源咨询机构Purvin & Gertz, Inc.驻新加坡高级副总裁John Vautrain称,多数提供大量燃油补贴的亚洲国家仍然感受到了高油价的影响。他认为汽油零售价格急剧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Vautrain认为,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提高石油库存也是个可取的方法。他们可能会悄悄地进行,但他们也有其它的任务。
美国金融业风波令所有资产类别的投资者都受到冲击,纽约商交所基准原油期货合约周二跌至每桶近90美元的水平,远远低于7月11日创下的纪录高位147.27美元。
但是无论如何,目前油价仍较上年同期高出逾10%,铜价在2008年还是上涨了3%左右。许多经济学家预计发展中国家的旺盛需求将在长期内为商品价格提供支撑。
为了保障供应安全,中国政府可能选择求稳,而不是急于对短期油价的走势作出反应。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上周的月度报告中预计,预计亚洲最大的三个石油消费国──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暂时不会下调国内的油价,目前这三国的油价仍远远低于国际水平。
国际能源署表示,就算中国能承受得了,但下调油价毕竟会增加政府的燃油补贴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下调油价可能引发新的供应问题,因为包括小型炼油厂在内的一些炼油厂将再次面临亏损扩大的情况。
随着奥运会的闭幕,市场此前有传言称,中国可能进一步上调油价,而不是下调油价。
紧急石油储备
油价的下跌令主要石油消费国提高战略石油储备的可能性增加。
中国自2006年年末开始储存用于战略用途的石油,虽然中国计划的石油储备规模仍是个秘密,但分析师们估计其数量应该在每日10万桶左右。
澳洲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驻悉尼商品策略师David Moore称,中国对这方面消息的保密的确给市场增加了一种不确定感。
中国海关总署(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上周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共进口原油1,565万吨,合每日370万桶。
该数据显示,8月份原油进口较上年同期增长11.4%,扭转了7月份进口较上年同期下降的局面,8月份进口量也创下了月度石油进口最高纪录。
中国国家能源局(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副局长孙勤上个月向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表示,由于石油价格仍处于历史高位,中国不太可能急于增加石油储备。
但是孙勤后来在曼谷的一个有关能源安全的会议间隙也表示,即使油价继续走高,中国还是将继续推进石油储备计划。
鉴于当前市场避险意识升温,全球经济前景一片悲观,诸如此类的言论在未来几周将受到密切关注。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