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访温州龙湾区阀门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成镇
受命
2005年9月5日,龙湾阀门行业协会在千万人的期待中终于成立了,在成立之际龙湾阀门行业人士,最感激应该是一直以来默默无闻,为了协会的成立,立下汗马功劳的现任秘书长——张成镇,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脚步几乎走遍了龙湾1400家的大小企业,放弃了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了解龙湾阀门行业的人都知道,在此之前龙湾原来已经成立过两次阀门行业协会,但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一直做下来,第一次的成立,时间得追溯到1988年12月,作为当时瓯海县第一支柱产业的阀门业成立行业协会,那也是当时瓯海县成立的第一个行业协会,当时身为瓯海县阀门产品监督检验所所长的张成镇任协会的副秘书长。2001年,再次准备成立阀门行业协会,由于某些原因,最终没有成立。自此,事搁5年后,张成镇身挑重担,下决心一定要把协会建立起来,而且成立后的协会一定要给龙湾的阀门企业提供一个新平台的作用,可是,在准备初期,事实上比张成镇想象的艰难,因为前两次都没有真正把阀门协会做下去,企业的心里似乎都有了一种“一股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意思,在张成镇走访企业的时候就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前两次都没有做好,企业这么几十年来似乎都有点心冷了。不管别人怎么样说,他依然坚持着,最后企业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了,所有的辛苦,终于换来了9月5日这样一个龙湾阀门人大喜的日子。
成就
协会虽然是成立了,可是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多,张成镇告诉笔者,我们既然在这样艰难的日子下成立了行业协会,就不光只是为了挂一个铜牌而已,就要实实在在的发挥协会的作用,于是他走入龙湾阀门企业的更深处,了解情况、搜集资料,最后得到了详实的资料,龙湾阀门历经了30多年的风雨,在龙湾的沙城、永强、永兴和海滨四个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泵阀产业群。龙湾地区已经拥有大大小小的泵阀企业1400余家,本地阀门市场经销企业251家,在全国各地设立经销店和办事处1800多家,能够生产铸钢、不锈钢、铜、陶瓷等各种材料的200多个品种的3000多个规格阀门。2005年,阀门产业年总产值达到71亿元。位居龙湾地区前五大支柱产业皮革、五金洁具、不锈钢无缝管件、制笔的第二。在这样可喜的成就面前,协会按照协会的精神积极努力的做了一系列的事情,为整个龙湾发明阀门产业的发展做了不小的贡献。2006年3月的广州展会上,龙湾第一次以团体的形式参展,统一打出“龙湾阀门”品牌,为了造足声势,所有参展人员统一着装,佩带统一的胸牌,协会还准备了“欢送标语”和“迎归标语”,第一次的对外宣传上,龙湾阀门界吸引了行业的强烈关注。2006年5月16日-18在为期三天的第二届中国永嘉博览会上,龙湾协会为了利用这样的宣传机会,很早就做了准备,特意编排了中英对照版的《龙湾阀门选编》,向观众派送,受到了同行业的关注,会后许多国外的企业纷纷打电话到刊登的企业,询问有关合作事宜,收到了良好的对外宣传效果。2006年7月28日,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和中国阀门协会,授予温州龙湾“中国阀门城”荣誉称号,这是对龙湾近几年取的成绩给充分肯定,也是对龙湾阀门实施品牌给予高度的评价。2006年8月2 日,首次由龙湾协会承办的阀门 专业技术培训也顺利落下帷幕,来自与109个不同企业的159名技术人员,经过为期12天的培训,最后都顺利的取得了阀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人员表示经过再学习、再培训,不仅学习到新的知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提供了和同行业交流的机会。张成镇说,目前正着手做的两件事情是,第一,根据第一次培训的良好效果以及企业的要求正在筹备第二次培训,第二事情就是,为了喜迎即将带来的协会成立一周年,在做着各项的准备活动,希望借此机会做更深刻的总结和更深远的规划。
困境
张秘书长说,2005年,龙湾的不锈钢阀门产量约2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不锈钢球阀日产12万只,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这组数字说明了龙湾阀门在国内的地位。但是,目前,龙湾并没有一个统一规划的阀门工业区。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不大,形象落后,据目前统计,亿元产值以上的企业只有4家,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固定正规的厂房,依靠租赁、搭蓬或作坊式生产,以小打小闹为主,没有相成合力组建大集团形成统一形象,龙湾阀门企业最大的厂房面积并不超过30亩,由于土地一直得不到解决,龙湾阀门业正在向外寻求发展,如浙江有氟密阀门有限公司干脆在福建省福鼎市投资6500万元建立起了自己的生产厂房,龙湾企业家在上海、江苏一带开办年产值超5000万元以上的阀门厂就多达10余家。目前,一些阀门企业正准备向外寻求土地:华东到丽水,华夏到洞头,中特阀门、特一阀门、埃尼斯等企业移师到上海,一些回归的阀门企业落实不了土地问题,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土地问题一天不解决,势必严重的制约着龙湾的阀门产业的发展。甚至说是阻碍了龙湾经济的发展。他说,工业用地的紧张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龙湾阀门企业的发展。要说阀门的地位、总体规模,龙湾要比永嘉的瓯北更大。因为同样是70多亿,瓯北有三分之一是泵。
再者,与一江之隔永嘉地的鲜明对比,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永嘉政府就将泵阀行业列入重点支柱产业来重视,引导行业注重区域品牌,2001年被命名为“中国泵阀之乡”后区域品牌效应更是突出。出现有年产值超2亿元企业10家,无区域集团18家,省市区外高新技术企业10家,拥有国家免检产品5个,居该县四大支柱产业之首。企业也纷纷打出自己的品牌,鳞次栉比的大型泵阀户外广告是永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在龙湾阀门企业的户外广告则寥寥无几。
长期以来,龙湾的阀门业没有成立协会,也没有集中力量打造区域品牌,许多企业连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都没有,更谈不上销售网络和企业文化建设。龙湾的阀门业给外界的印象是:管理散,规模小,形象差。与永嘉的泵阀企业相比在品牌上至少落后了五年。为此,龙湾阀门协会向当地政府提交了一份“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争取6000亩工业用地兴建现代化的阀门工业园和200亩的物流和金融配套的阀门销售市场,到2010年使龙湾的阀门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出口10亿美元。将龙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阀门产销基地。
希望
“中国阀门城”的“金名片”被授予温州阀门生产基地之一的龙湾区后,温州市泵阀行业协会再一次启动了“中国泵阀产业生产基地”的申请。张成镇秘书长说,当前温州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泵阀产业生产基地”已经到了成熟的时候了。早在2003年的时候,温州就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中国泵阀产业生产基地”的申请,但是,国家有关部门认为,虽然温州泵阀产业企业多,比较集中,但是单体企业规模普遍过小,技术含金量不高等,使温州申请“中国泵阀产业生产基地”的愿望没能实现。
张秘书长说,随着龙湾阀门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下特点,生产销售企业数量大,地域比较集中,基本形成了区域性、集群性、专业化、社会化的生产格局。技术力量雄厚,创新步伐不断取得成果,产品呈现出由低挡向高档次发展的趋势。根据协会的会员单位统计,龙湾阀门拥有高级工程师105人,中级367人,建立起了8个阀门研究所。全区获得专利161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承担国家重点火炬项目的企业1家。生产装备不断更新,工艺水平进一步的提高。名牌战略进一步落实,龙湾的“江南阀门”“华东阀门”“五洲阀门”“凯喜姆阀门”“华夏阀门”等等企业,随着企业自身雄厚的科技实力,积极实施了名牌传略。阀门出口的企业已达71家。不锈钢阀门产品优势的日益彰显,据统计,龙湾年产不锈钢阀门20万吨,占全国年总量的40%以上。特别是不锈钢球阀,每天生产约12万只,占全国的70%。在这些成熟的条件下的今天,龙湾申请“中国泵阀产业生产基地”的愿望应该能够实现,待到“中国阀门城”和“中国泵阀产业生产基地”两张金名片落户龙湾时,龙湾的阀门产业应该是突飞猛进之日。
蓝图
在谈到龙湾阀门未来的发展前景时,张成镇秘书长告诉笔者,协会已经为全区的发展,制定了“十一五”规划,希望今年的阀门总产值能够达到75亿元,2010年突破150亿元,年增长率21%,实现阀门工业增加值90亿元,出口创汇10亿美元。继续坚持发展特色产品,主要是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向特种防酸、防碱及特殊环境运行和节能型阀门、重大成套装备的发展。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企业的联合,要在未来的几年里,组建紧密型和松散型的10-15个阀门集团企业。在获得国家、省、市、区名牌上要有大步的提高。
在结束采访时,他告诉笔者,龙湾阀门未来的大发展如今已经看到了曙光,他在以后的工作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精力,因为他喜欢将毕生的心血奉献给阀门事业以及龙湾的阀门。
(来源:大美行业采编中心 张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