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合理协调工作和生活

合理协调工作和生活

      2008/9/16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55

中国阀门网

     利用上班之前的一小段时间,为自己的人生开拓不同的可能性。而实际上与“晨型人”概念相类似,欧美早就掀起了“四天工作制”,并非说员工只工作四天,而是每周都有一天可以让员工做自己岗位职责之外的事情,Google就是此类企业的典范。一周5个工作日,如何利用这海绵里的水,做自己想做的事?
  工作与生活 是分还是合?
  本次调查显示,在工作日中,24.90%的受访者表示“每天都能有属于自己的一小段时间”,22.86%的受访者表示“虽然不忙,但也没有什么自己的时间”,另有20.00%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繁忙。而面对工作的压力,做不完的事情是否会带到家里?调查显示,回答“工作不应该影响家庭生活”、“工作第一,肯定会带回家里继续做”“干脆加班,不想带回家里做”的基本上各占1/3.职场压力有目共睹,在本次调查中,41.63%的受访者感觉当前的工作和生活“两点一线,非常枯燥”,24.49%的受访者表示“主要围绕工作进行”,只有7.76%和6.12%的受访者感觉“很有意义、丰富多彩”以及“工作和家庭都兼顾得很好”。
  结论:从工作中探寻乐趣,把工作作为多彩生活的一部分,职场成功指日可待。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欧阳晖表示:调查显示,大部分职场人士都将家庭生活让位于工作。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欧阳晖还是建议职场人从工作中探寻到乐趣,当人们把工作作为多彩生活的一部分,职场成功就指日可待。
  压力要缓解 哪个时间最宝贵?
  职场人怎样安排日常时间?调查显示,午餐后50.20%的受访者表示会进行午休,另约有30%的受访者选择了听歌、上网、游戏等休闲方式,而11.84%的受访者表示继续工作,只有6.94%的受访者会利用这段时间来看书、充电。
  在对工作日各个时段的调查中,23.67%的受访者表示最看重“晚上,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18.78%的受访者表示“夜生活才是最丰富多彩的”,另有18.37%的受访者选择“晚饭后,黄金时间的充电补习最为重要”,同时还有9.80%与3.67%的人士将票投给了“清晨学习”与“上班途中”。关于放松,约28%的人士选择“茶水间喝咖啡或吃些水果”、18%的人士选择室外散步,另有15%和13%的人士分别选择了“和同事聊天”和“看喜欢的网站或玩会儿小游戏”。
  结论:午休对职场压力的缓解极有效
  欧阳晖表示,劳逸结合非常重要:午休对繁忙职场的压力缓解极为有效,各类调查都显示,良好的午休将带来全天思维的活跃与身体的轻松,建议职场人士不要担心午休对晚间睡眠地影响,尽可能午休。
  缓解压力 企业该做什么?
  职场环境一直是人力资源乃至企业文化领域的重要课题,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46.12%的人士感觉公司对营造员工劳逸结合的职场环境“不太关心”, 23.27%的人士表示公司“加班已成风气”,22.86%的人士则表示“公司有很人性化的相关措施”,而表示“公司和领导很关心员工”的受访者只占 7.76%.另一方面,对于公司是否鼓励和支持员工提前完成工作,可以在下班前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此调解工作压力的调查显示,44.08%的受访者表示公司不支持这种做法,39.18%的人士表示公司没有对此明确表态,而16.73%的人士则表示公司很支持,并且有相应的举措来鼓励员工高效的工作。
  结论:有条件的企业应鼓励员工劳逸结合,处理好个人事务
  欧阳晖站在人力资源的专业角度分析说:“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有条件的企业应当主动营建这种合理利用时间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建议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公司推行相关的政策,鼓励员工在积极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后,注意劳逸结合,处理好个人事务,同时辅之本职工作完成度的考量。”
此信息出自广州北大青鸟:<a href='http://www.gz-benet.com.cn'>http://www.gz-benet.com.cn</a>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缓解压力 缓解压力 劳逸结合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