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新浪财经9月9日讯 国际油价的走势总是出乎人们的预料,今年1月份,油价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之后石油的价格开始不断攀升,最终在7月11日再度刷新历史最高记录,石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147美元,就在许多专家预测,国际油价将突破每桶150美元的时候,油价却扭头直下,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油价就下跌了30多美元。(9月8日央视国际网)
对于国际油价的走势,近来业界和经济学界的争论一直僵持不下,各种有关国际油价已出现拐点的论断也纷纷出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近日表示,“我认为油价在下降,而且是持续的下降,回到了40美元每桶时,供大于求的那个时期,可能会走到100美元/桶以下,甚至全球会到90美元/桶。”
期盼油价下跌或者持续下跌,从主观上看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分析人士认为,近来油价大幅回落,主要原因在于国际原油期货交易市场投机炒作风潮暂时有所缓解。事实上,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石油专家一直认为油价上涨到100美元以上并不合理,但现在油价的持续下跌,退回到100美元,甚至80至90美元,也不符合欧佩克成员国的利益。
今年初开始油价持续飙升,究其原因,除了国际市场原油供求平衡比较脆弱外,主要在于市场投机炒作、美元贬值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当这些因素得到缓解后,油价发生一定变化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国际油价今后是否能维持下降趋势,除了世界经济走势、美元币值的波动等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佩克在今后几个月的动作。
据美国《纽约时报》9月6日报道,由于油价持续下跌,欧佩克成员的领导人本周将在维也纳召开会议,辩论的焦点不是有没有必要减少原油产量,而是什么时候减少产量。预计这些国家不会发表正式声明,因为那样做会导致政治难题,相反它们会暗中削减产量。近来,沙特阿拉伯已经提高了市场上不那么需要的重油的价格,从而悄悄地把重油的销售量每天减少30万桶。
从欧佩克举动来看,它们对油价下跌不会放任自流,而是要采取一定措施。因此,此轮油价下跌可能是暂时现象。究其原因,一是目前看,虽然全球经济面临次贷影响持续、通胀形势严峻等考验,但增长基础仍在;二是原有的全球能源协调机制屡屡失效,美欧主要需求方占据主动的格局已被打破,石油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
的确,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基础性能源产品,石油的实用价值与金融属性相结合,为国际油价居高不下提供了有力支撑。一些市场分析师指出,油价还未达到快速下跌的程度,要让油价降温须抓“病根”。油价泡沫的最终破裂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美元走强,世界经济摆脱通胀的困扰,营造油价回归理性的经济基础尚需时日。
在经历继续下探和震荡调整之后,国际油价很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重新返回上升通道,因为全球能源供应的紧平衡状况没有改变,石油期货市场的大量资金没有找到更好的投资去向,美元贬值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压力并未减少,单就一个月或一段时间的油价跌势就认为高位油价会就此止涨,恐怕为时过早。
换句话说,近期油价的下跌不能代表国际原油市场的长期走势,只是上涨过程中的短暂歇息。所以最近油价的回落只是上升途中的中转,未来油价的回落。尽管人们很希望再回到低油价时代,但是这种可能性很小,现在,国际油价出现下行,或者说暴跌,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今后我们将很难见到70至80、甚至50至60美元/桶的低位,而伴随我们的将始终面临的是100美元/桶的高油价时代。
我国是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油价上涨与下跌并不是最坏或最坏的情况。对于依存度高达50%的国家来说,供应中断才是对于经济和社会稳定的致命威胁。因此资源价格改革重要的并不是价格如何在合适的时机与国际接轨,重要的是如何减少依存度、强化资源战略储备和发展新能源。对当前而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理顺资源价格机制、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度、制定应对高油价的长期战略也许当成为一项要务。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