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记者近日从中国船舶协会了解到,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1149家船舶制造企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完成工业总产值1410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利润总额119亿元,同比增长150%。“发展形势如火如荼!”中信证券分析员郭亚凌看到上半年船舶行业数据时这样评价。 面对如此骄人的业绩,有业内人士却表达了另一种观点:美国次贷危机、美元持续贬值、能源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内银根抽紧等因素造成了负面影响,经过5年的景气局面后,船舶市场可能出现下滑的趋势。 中船协会在报告中也指出,今年造船业很可能出现适度回落,但企业不必过于担心,这并不代表该行业从此进入低迷阶段,而是周期性的调整,该行业将由高度繁荣转向中度兴旺。 订单出现下滑 这一危机也如阴云般弥漫在我国造船行业头上。 虽然船舶企业运用加大首付款比例、及时结汇等方式对冲了部分损失,但国内应对汇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品种较少,仍使以出口为主的企业遭受了较大的损失。此外,为减少净结汇,不少船厂不得不优先采购国外船用配套设备,由此制约了国内配套企业的发展。 初步测算,上半年,仅汇率上升一项全行业就增加成本约14亿元。下半年,若人民币继续升值,企业将更加难以消化。 配套产品仍存缺口 由于国内市场供不应求,企业只能依赖进口,据海关统计,上半年,船用柴油机进口量同比增长90%。此外,甲板机械、舵机、螺旋桨、阀门、齿轮箱、低速机曲轴等配套产品都出现供不应求。个别企业由于主要配套产品供应不及时已造成拖期交船。 中船协会也指出,配套产品缺口依然很大,如50%的船用柴油机需要进口,船舶所需的通信、导航仪器设备绝大部分依赖发达国家。此外,随着全球范围内环保呼声越来越高,国际造船界已经或正在制定造船的新标准、新规范,如共同结构规范、涂层新标准、燃油舱双壳化等,这可能将成为新的出口壁垒。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包张静表示,近年来我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快速增长,造船完工量逐年大幅增加。一些企业急于多交船,早交船,放松质量、安全等管理工作。个别新投产的中小型造船企业,由于设施、技术、管理、人员等各方面力量不足,产品质量下降的因素增多,造船合同拖期交付的现象有所上升。 此外,还存在船舶设计技术储备不足、造船管理技术和信息化应用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致使VLCC和万箱级以上集装箱船70%落入韩国企业手中,高技术船LNG更是全部被韩国企业囊括。 今年出现小拐点 据了解,油船中VLCC型原油船价格达1.57亿美元,比年初增长7.2%,成为价格上升最快的船型。 防御未来风险 此外,企业需做好充足的技术储备工作,在船型选择上重点发展标准化、系列化船型。按期、保质交付手中订单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周期,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保持良好的合同履约能力的基础上,对手持合同的风险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大力推进成本工程,加强成本控制。 (来源:中国工业报)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