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近年来,各大电力企业在风电领域的“圈地”热情高涨,对政策利好的预期是主要原因。日前,财政部颁布实施的《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使风电企业对政策利好的预期得到实现。
《办法》规定,政府将对符合支持条件的首50台兆瓦级风电机组按照600元/千瓦的标准予以补助,其中,整机制造企业和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各占50%。
分析人士认为,相比较对公司净利增长带来的实质利好,该补助政策对风电设备技术国产化的鼓励和导向作用更显著,对风电行业或将有后续支持政策陆续出台。
受益企业“门槛高”
“目前,国内完全符合该项补助政策所要求的6项条件的公司并不多。”东方证券研究员邹慧说,《办法》对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规定的“门槛”比较高。
据了解,风电制造商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风电机组配套的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由中资或中资控股企业制造,鼓励采用中资或中资控股企业制造的变流器和轴承等,风电机组通过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的产品认证等。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专家赵勇强解释说,此次《办法》是针对行业内具备条件的风电制造商进行补贴,意在鼓励其自主研发能力,因此对获补助的风电制造企业要求比较严格。
赵勇强还表示,此次补贴政策目的在于支持风电设备关键技术研发、鼓励单机容量较大的风电机组的研发和普及,同时推动风电设备制造技术的国产化。
东海证券研究员高冬表示,目前,很多风电设备制造商的核心零部件还需要依赖国外技术,例如主轴承仍是目前国内技术攻关难点,因此真正能够受益此次补助的风电企业不多,整机设备制造商中,金风科技、东方电气、华仪电气可能受益,零部件制造商中,湘电股份、长城电气有望受益。
对利润贡献有限
“实际算下来,此次补贴对公司的实际利润贡献有限”。邹慧认为,补贴实际对风电设备商的利润没有很大的提升作用,按照600元/千瓦计算,50台1.5兆瓦的风机总共能够获得4500万元的利润增加,而且是整机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平分,因此,二者平均只能够获得2250万元的利润增加,这很难对全年业绩构成明显影响。以金风科技为例,这笔收入只能占公司今年净利润的3%左右。
“关键是此项补贴不可持续,只对首50台1.5兆瓦的机组进行补贴。”高冬认为,这也是公司难以对此项政策期望过多的主要原因。
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次《办法》实施很可能意味着政府对风电行业的支持态度,后续的政策利好很可能陆续出台。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