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未来最具影响力的八项石油上游技术(上)

未来最具影响力的八项石油上游技术(上)

      2008/8/26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40

中国阀门网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将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20年后世界能源消耗量将增长50%。开发和应用革命性、突破性的技术,大幅度提高勘探和开发新油气资源的效率,是解决未来油气供需矛盾的关键所在。

美国《石油工艺》杂志发表的文章认为,过去10年间三维地震、水平钻井和地质导向3项技术的推广,对常规油藏的开发具有重大影响,而在未来20年对石油上游产生巨大影响的将是如下8项技术:

极大触及储层(ERC)的钻井技术

目前研发成功并推广应用的所谓最大储层接触井(MRC),是一种初级智能多分支井,通过钻横向分支井可以在油层中延伸到距主井筒3英里远的地方,若横向分支的设计能优化排油,则能有效提高产能,尤其适合致密和非均质油藏。但MRC井的缺点是每口井的横向分支数很少,且是靠机械方法控制其出油管线与井口的联系,因此效用有限。

未来的发展是,MRC井将被极大触及储层井(ERC)代替。ERC井的特点是各分支井的出油管是利用无线遥测遥控技术代替MRC中的机械控制,通过一个井下控制模块向井下每个阀门的开关传输无线指令。因此,理论上ERC井可以拥有的智能分支数量不受限制,而在每一个横向分支井筒的出油管上分段设置的阀门也不限量。

水平分支井流入量灵巧控制技术

流入控制装置可以对一口井从储层流入水平井段的流量进行配产,对于产能更好的井段,让入井的流体通过控制器内的螺旋流道形成额外的压降,从而抵制水气锥过早进入水平井段。但是,现有的流入控制装置一旦放置在井中就无法调整结构,因此不能对井况的变化及时做出响应。

流入量灵巧控制技术所加装的部件既可以根据原油中的水气含量自动调节被控制井段的流量,又可以利用电力或无线装置来控制与该井段相连接的井底阀,因此可以实时对油井变化做出响应,也可以纠正在装入控制器时对产能估测出现的误差。

油田智能化全自控开发技术

传统的智能油田是指将油田所有相关的储层压力、温度及井口计量等信息进行实时数据采集,通常是将很多长期安装在井下的测控装置和中央处理系统相连接,再将指令反馈到各井,实现生产管理。

未来的智能油田不仅仅是各井的自我监测,而是朝着油田—井完全自控的方向发展。全自控油田能够将井下储层资料和井口管理信息结合起来进行实时油藏模拟,得出最优的注采比,并向每一口井的井底控制阀发送指令,完成这些自生成的生产策略,并时常对这些资料进行实时分析,进行有效的数据开发和控制。

井下储层流态无源地震监测技术

无源地震监测技术可以记录微震,用来推断井筒附近的断层和裂缝分布,由此绘制距离井位较远处的流动通道分布图。无源地震监测技术不需要振荡器或炸药等人工震源。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储层,有可能成为一种监测和分析储层中流体流动的新方法,推动油藏管理效率更上一个新台阶。

储层千兆级网格模拟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的三维地震数据和复杂模型算法,可以建立高分辨率描述油藏特性的地质模型。然而,当这些模型用于模拟流动时,由于现有模拟器处理的网格数量有限,模拟之前必须先将信号放大,这样大大降低了分辨率。未来的油藏模拟器能够处理数目更多的网格,从目前的兆级网格增加到千兆级网格,因此应用新的地质模型时不必将信号放大,可以以高分辨率模拟巨型油田。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石油 控制阀 油田 能源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