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跨越国际品质门槛 三一重工的成功之魂

跨越国际品质门槛 三一重工的成功之魂

      2008/8/2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83

中国阀门网

        素有“湖南第一民企”之称的三一重工(600031)今年又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就是作为“十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突出成就而推介的三一混凝土输送泵。成立于1994年的三一重工,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中国500强、中国机械百强、中国最具成长力的自主品牌企业……短短11年间,三一重工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工业作坊,发展成为中国工程机械高品质的代表、能够挑战国际品牌的民族企业,记者近日深入三一重工进行了采访。

  自主创新闯新路

  三一重工初探工程机械领域时,一度不为人所看好。当时不少国有企业濒临倒闭,国内市场95%以上是洋货,一个私营企业想要进入传统制造产业困难可想而知。面对这种情况,三一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像某些行业一样,引进国外的技术当“搬运工”,以低质、低价、低配置去竞争,即走传统的中国制造之路;二是瞄准跨国公司,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靠持续改进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与其正面交锋,走出一条“中国创造”之路。

  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冷静地审视了中国重工机械领域面临的局面后得出结论,从国内的行情来看,传统产业虽然暂处于劣势,但终究是我国工业的主体,同时也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他果断地决策:“与其引进技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沦为‘生产车间’,不如另辟蹊径,以自我创新掌握发展主动权。”

  怀抱“产业报国”理想的三一人形成了共识:站在与国际品牌齐平的位置上,集中资源研发出面向中国本土和国外客户需求和应用的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全球采购策略,选用全球知名品牌配件,以使三一的产品品质和适用性在竞争中能够胜出。

  领先技术“叫板”洋品牌

  三一重工将混凝土输送泵作为其进军工程机械行业的敲门砖。1994年,三一重工第一台混凝土输送泵在湖南长沙诞生,这是三一从材料工业转向机械制造业的第一件产品,也是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式系统拖泵。它的问世,成为三一靠自主创新发展之路的起点。

  此后,三一泵开始与国外品牌叫板,创造了一连串的国内或世界纪录――1996年10月,三一混凝土输送泵在北京机场新候机楼工地参加世界范围混凝土输送泵现场比赛中获得第二名,仅次于德国大象泵。

  1999年4月,三一HBT80C混凝土输送泵在深圳赛格广场大厦的现场施工中,成功泵送了300.8米的国产泵最高施工高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赢得“泵王”的美称。

  2002年9月,三一HBT90C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成功地将C60混凝土送上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406米高度,创造了新的混凝土泵送世界纪录。

  2004年,三一泵送设备成为世界第一高楼阿联酋“迪拜塔”建设的主打设备。

     为拥有更多的核心技术,三一创造性地把泵送系统全液压换向、柴油机转速计算机闭环控制、全自动高低压切换等新技术应用到混凝土输送泵系列产品上,使得该产品成为国内品种最多、规格最齐全的产品。三一拖式混凝土输送泵迅速崛起,使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急剧下降,并使公司经济效益快速增长。从2000年起,三一拖式混凝土输送泵一直占领着国内48%以上的市场,并远销中国香港、泰国、印度、马来西亚、中东、非洲等地,成为国内第一品牌。

        为中国“振臂”扬威

  自创业以来,三一重工就将实施专利战略当作提高科技水平,保持自身优势的重要手段,该公司一项重大的专利技术就是混凝土泵车的臂架自制。2001年3月,三一重工研制出国内第一长度臂架――48米臂架,标志着我国在泵车、臂架研发领域与国际知名制造商同步,泵车成为国内同类产品中惟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2001年,三一首次申报科技进步奖,两种泵车产品分别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长沙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而此时,泵车国内市场的格局开始变化,以三一泵车为代表的国产泵车占有率得到稳步提升,达到了40%以上,国外产品一统市场的局面被改写。2003年9月,世界最长臂架56米混凝土泵车在三一成功下线,标志着三一在泵车、臂架研发领域内已进入世界最先进水平。

  2004年,三一重工研制出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2005年,三一重工74台混凝土输送泵一次出口安哥拉。56米泵车远销科威特,全年拖泵、泵车产销量再一次稳居全球第一。

  通过自主创新,三一用11年时间开发了22个系列、110多个品种的产品,拥有了200多项专利。其中,混凝土泵送机械共申请58项专利,获得发明专利10项;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等主导产品的专利技术成功实施也齐头并进,成为三一重工新的经济增长点。

(来源:人民网 )

热门关键词:三一 机械制造  设备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