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21日在上海举行的“2008中国石油市场高峰论坛”上,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室主任邓郁松博士提出了中国成品油价格改革今后应分两步走的观点。 邓郁松这样阐释其观点:第一步,理顺价格水平,以保证成品油的正常供应;第二步,在逐步完善石油流通体制和政府监管政策的基础上,在市场竞争相对充分后,再完全放开油价,由企业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状况自主定价。 中国成品油价格改革走的是一条逐步市场化的道路,1998年6月,中国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并在2001年10月发布《关于完善石油价格接轨办法及调整成品油价格的通知》,确立了“国内油价与国际接轨”,以及“稳定国内油价”这两个石油价格改革的原则。 邓郁松博士表示,历经10年,中国成品油价格改革取得了重要的成效,一方面明确了市场化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改革方向,另一方面积累了改革经验。但由于近三年来,国家为保护一些困难群体和公益行业免受高油价冲击而未严格执行原有的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对较低,也引发了市场供应紧张等问题。 目前,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回落,国内原油和成品油价格的倒挂幅度在显著缩小,这为中国理顺油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即使严格执行1998年以及2001年出台的改革方案,成品油价格水平实现和国际接轨,中国还要进一步解决“接轨”与“稳定油价”的矛盾。要稳定国内油价,政府对油价的调整频率就不可能很高,每次的调整幅度也会相对较大,因此,国内油价和国际油价的接轨就不会是“实时的”接轨而是“滞后的”接轨,而这就会引发市场的调价预期,并导致市场的囤油行为。今年以来,中国大量进口柴油仅使柴油库存大增,而供应却更趋紧张,就说明了这一点。 为此,邓郁松认为,从长远看,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