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洪利君的遭遇 “在国家知识产权网上低价转让专利,两个多月没有一家企业问津,打电话过来的全是乱七八糟的人,包括骗子。”发牢骚的人叫洪利君,黑龙江省大庆人,前些年在油田买断工龄时下岗,此后干过小生意,可最喜欢的还是搞发明,现在他拥有6项发明,4项专利,还有一项专利马上就要被授权,是个典型的民间发明人。 2006年7月,洪利君的发明“多功能锁阀测压取样器”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专利号为“200520020500.8”。据该项专利项目文件——《发明文摘及技术可行性分析》称:这项专利运用在油田采油树上,简化采油设备,强化防盗防冻防乱放,解决了油井井口阀门易被盗、被冻和采集原油样本桶的乱放问题。一般阀门生产厂家都可以生产,同时各大油田都需要这种设备,市场也不成问题。 怀着强烈的希望,洪利君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官方网站上,花费几千元做了个广告,而且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网的重点项目,但转让费报价只有8万元人民币。 始料未及的是,接下来的两个多月,他陷入了无边的苦恼之中: “从2006年7月17日到现在已经快2个月了,接了上百个电话,没有一个正经阀门企业来联系我,倒是迎来了一大批会议贩子、中介骗子、招商传媒。 这些各式各样的中介,有的打着国家机关名义摆谱:我们是国家机构,考察你的项目,你的东西我们还不一定用,先交一笔项目评选费吧;有的以企业名义联系,先向我要这种那种的评估报告,然后马上就有评估机构随之而来,收取评估费;有的费尽心机要走我的专利设计图纸后,煞有介事地谈付款方式,最后却杳无音信;还有的来电话劝我涨价,说8万元的价格太低,应该定价几百万,然后向我要一定比例的中介费。 这些电话要么在来电显示上看不出来,有的经查询后发现原来是网络虚拟电话。 这些人对我的称呼也是五花八门:洪先生、洪老师、洪老乡、洪哥,就差叫洪大爷了!有的夸我聪明绝顶,有的夸我能够在商场上叱咤风云,有的说我定能富甲一方,豪爽仗义,幸亏我年龄大点,如果年轻没准还真抗不住忽悠! 可就是没有一个正经阀门企业来联系我!” 民间发明人谁来扶持 洪利君的遭遇也是我省民间发明人的共同的遭遇,而民间发明人却拥有大部分的专利。 省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2004年,河南共授权专利3300多件,其中民间非职务发明人占75%以上。但由于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其专利实施率最高只有20%左右。他们往往空有技术而没有资金,启动资金成了制约专利转化的第一道,也是最高的一道门槛。同时,全省98%以上的企业是“零”专利,80%的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对此,我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专利代理人说:洪利君的遭遇不能怪他自己,和整个科研体制、成果转化机制有关系。 他认为,洪利君已经获得了发明专利,这至少说明他的发明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在科技水平上也具有相当的水准,当然,能否转化还要经过市场检验。 但是,即便得不到市场认可,洪利君们也应该得到政府的相关指导,现在这种像绿头苍蝇般胡碰乱撞的情况肯定是不合理的。 其次,洪利君们遭遇的这些公司们,可不是一般的骗子。现在骗子已经机构化,在工商部门合法注册,有正规的经营场所、人员。他们每天琢磨的就是如何用尽可能令人信服的借口骗人,而且都能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逃避打击。有时候发明人即使感觉受骗了,打官司也不一定能赢。所以,国家应该加强对这些机构的打击力度。 最后,国家每年都有很多发明基金和专利转化基金,但这些民间发明人要么不了解,要么根本就申请不到。其实,在非职务民间发明人是专利申请的主流的现实下,国家应该认可这种现实,加强对他们的资金、政策扶持力度,以类似于风险基金的形式,筛选一批项目,加快转化实施。 □本报记者王广伟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