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核电建设有望加速 国产化水平亟待提高

核电建设有望加速 国产化水平亟待提高

      2008/8/12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02

中国阀门网】        化石能源价格的不断高涨,凸显出核电事业的重要意义。核电作为一种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有核电装机容量910万千瓦,尚不足电力装机总容量的1.3%。中国工业报记者近日了解到,今后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将在《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10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速,而与核电建设相关的制造业也将面对新的挑战。 
        发展核电成为全球共识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近日表示,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增长带动了其他化石能源价格的上涨,从而使核电价值日益突出。而国际原油价格的高涨则并不完全是受市场供需支配,更多的是被进入原油期货市场的国际资金热炒的结果。 
        张国宝指出,受股市下跌的影响,大量资金流出股市而进入原油期货市场。此前也有经济学家表达了相同的看法。由于进入原油期货市场的8500支基金中,大部分为美国基金,“欧佩克国家正在失去原油价格的定价权,真正定价的是华尔街。”张国宝说。 
        在这样的能源市场条件下,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都表示将大力发展核电事业,提出本国的核电发展目标。值得注意的是,非传统核电强国的英国和韩国都在不久前提出要将核电占能源总量的比例提高到30%。而一直在缩减控制核电设施的德国,则在压力下表示,会在国民接受的条件下发展核电。 
        我国应多建设核电项目 
        我国现有发电装机容量7.13亿千瓦,今年突破8亿千瓦大关已没有悬念,明年则有可能达到1亿千瓦。张国宝预计,到2010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会接近10亿千瓦。而按照《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10年)》,到2010年我国核电机组约为1000多万千瓦,所占比例仅为1%。张国宝表示,尽管核电在发展,但在全国电力机组中所占比例却在下降。到2020年,我国核电机组预计达到4000万千瓦。张国宝认为,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这样的计划可能会有些保守,未来将无法跟上国际核电发展的脚步。 
        目前,对于我国关于发展核电的争论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占据主流,认为应该大力发展核电;而另一类声音较弱,认为发展核电应与国家工业基础相结合,不能在缺乏条件的情况下硬上。张国宝表示,近几年我国整体工业基础有了很大提高,社会资金充足,培养锻炼了人才队伍,因此再多建设一些核电项目不是问题。
        虽然有大力发展核电的意愿和决心,但我国在核电制造能力以及安装能力方面的不足仍然制约着核电事业的发展。张国宝认为,如果没有足够的核电制造能力,就不能实现核电的大踏步发展。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撰文指出,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完全独立制造过一套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的主设备。针对大型压水堆核设备的制造,国内制造企业尚须添置一些专用设备,攻克和掌握部分关键工艺。 
        “尽管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来引进需要的设备和技术,但国际市场本身的制造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且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李干杰说,“制造企业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提高技术水平,所以必须要坚持国产化。” 
        他同时也表示,目前我国核电制造能力的发展还不乐观,但提高发展速度需要一个过程,并非想快就能快起来。另外,大型锻件的生产周期较长,可能导致包括红沿河核电站在内的核电项目延期。所以,新增核电项目开工还需要考虑与相关设备的生产能力相配合。 
        张国宝以我国火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发展经验为例,表示希望核电设备制造企业能够 步依靠自主创新接近甚至超越国际水平,同时也建议我国核电设备用户对国产化的设备不要过分苛求,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

(来源:中国工业报)

热门关键词:核电 设备 锻件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