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房地产“软人才”走势坚挺 信心下降

房地产“软人才”走势坚挺 信心下降

      2006/9/12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86

中国阀门网】 6月到8月,国务院下发的一系列调控楼市的政策,犹如重磅炸弹,让上海房产行业产生了不小的震动。营销策划公司纷纷关门,一些品牌公司则乘机网罗人才。在各大政策出台后,目前整个房产行业人才需求怎样?从招聘媒体和各大才市上可看出一些端倪。 

  从业人员信心下降 

  据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勘察设计、建筑行业人才门户网站中国房地产建筑人才网2006年8月5日最新调查统计,55.48%的人不会考虑转行,19.86%的人考虑转行,24.66%的人看情况再说。而这一调查在6月初的结果却是51.52%的人表示不会转行,9.09%的人考虑转行,39.39%的人表示看情况再说。可见仅时隔仅两月,行业人才的走向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变化,打算转行的人比例大幅上升,“看情况再说”的“摇摆派”数量下降很快,而不会转行的人小幅增长。这表明经过50天的观望,持续的调控政策让近20%的从业人员对行业发展前景不看好,考虑转行;还有1/4的从业人员处于观望状态。 

  本次“国六条”、“相关意见”及措施等一系列“组合拳”,“杀伤力”较大。预计未来6-12个月内,业界洗牌速度会大大加快,房地产企业的盈利水平至少比2005年度下降30%以上。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2006年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继续减速,预计投资为负增长,人才需求量比2005年下降25%以上;25%以上房地产策划代理经纪公司将倒闭,30%以上人员被迫转行。 

  营销策划等人才紧俏 

  记者从各大招聘会和媒体招聘广告上发现,政策“组合拳”的出击,让房地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悄悄地发生变化:虽然一些拿着新开工项目的开发商正“等米下锅”,积极招聘建筑工程类优秀人才,但是市场的主流需求更倾向于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类职位。某房产营销策划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迎合目前市场的需求,一些能推动销售的职位,如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风险控制管理等十分紧俏,主要是这么几类: 

  一是企划、销售类人才。房产市场低靡,优秀的行销策划至关重要。新盘开发商都特别重视楼盘策划,有的甚至给出“以销定产”策略,让企划、销售人员提前介入整个楼盘的开发过程,在楼盘的价位、房型、绿化、宣传语、设计理念等多方面出谋划策,然后再由设计、施工人员来完善开发理念。于是市场上营销专业、房地产专业出身,并且有前期调研、定位企划、销售等经验的人才十分抢手。目前热招的职位有创意文案、策划管理、市场营销等职位。 

  二是客户关系人才。近日,客户关系专员、客户关系经理等职位屡屡出现在招聘市场。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客户关系类职位负责搭建购房者和业主二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使房产买卖过程中产生的纠纷和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点,更避免产生双方由于沟通不良、政策或者手续流程不清导致的纠纷。对这类人才的要求,首先要有非常好的亲和力和耐心,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另外,熟悉购房流程,明确开发商意图,拥有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是资金风险管理人才。房地产业涉及资金规模较大,通过各种渠道融资筹资,是房地产开发的运作方式。目前,开发商利润空间降低,如何有效管理资金、控制风险便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从各企业的需求看,具有金融、经济背景,有行业造价、预决算及审计工作经验,有5年以上行业相关工作经验,主持过大中型项目,对房地产有较强的投资和控制理念,熟悉融资渠道的人才是开发商高价吸收的重点。 

  薪酬升降各不同 

  根据中国房地产建筑人才网的预测,未来从业人员的工资平均水平整体将会下降。但是根据情况的不同将会有不同的表现。 

  1、由于房地产预期盈利水平下降,从业人员的收入尤其是浮动工资、奖金部分会下降20%左右;
  2、由于行业职位竞争更加激烈,初、中级职位员工平均收入水平下降;
  3、项目策划、营销管理等中高级职位需求旺盛,收入将持平或上涨。但初级职位竞争非常激烈,收入下降;
  4、项目定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园林、成本控制等专业人才不论职位高低、经验丰富与否均需求旺盛,收入上涨;
  5、真正德才兼备、真才实干的高级人才的价值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收入将持平或上涨。

(来源:人才市场报)

热门关键词:职场快讯 职场动态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