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在全球油价飙升的大背景下,可替代石油的生物质能源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瞩目。而油价的上涨对于生物质能源产业来说却是一个新的机遇,中国的生物质能源产业正在形成。 发展生物燃料开端良好 日前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的《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应积极稳妥地发展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基工业制品替代石油。 2007年9月,国家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万吨;到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0万吨,总计年替代约1000万吨成品油的目标。并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严格控制利用玉米等粮油产品生物燃料。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石元春评价,中国政府提出发展生物燃料的非粮原则,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指出了发展之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国际发展趋势。中国在石油的生物燃料替代上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 生物质能源的两大法宝 中国作为人均耕地不到0.1公顷的人口大国,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油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在中国,非粮食原料资源恰恰非常丰富。石元春认为,发展我国的生物质能源有两大法宝。第一个法宝是薯类,主要是木薯和甘薯。我国是薯类大国,种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2/3。我国薯类现在主要用来做饲料和淀粉。石元春说:“薯类在国际上是不属于粮食类的,但在中国,收成不好时它也被当作口粮,并按5∶1的比例列入粮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薯类已经不属于粮食范畴。” 另一件法宝就是甜高粱。石元春认为,在以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尚未取得技术突破和商业化之前,甜高粱和薯类可以扮演重要角色,人称它们是1.5代生物燃料。他介绍,它们的最大优势是可在全国大部分盐碱地、沙地、丘陵坡地等低质土地上种植,且种植管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增产潜力大。1公顷甜高粱或薯类一般可转化燃料乙醇3-5吨,高者可达10吨。我国耕地中有5024万公顷非粮低产田可供调整作物种植结构,还有734万公顷的宜垦后备土地均可种植。此外,我国还拥有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甜高粱生产和发酵加工技术。 传统燃料乙醇厂转型 在世界粮价暴涨的今天,在国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下,传统的燃料乙醇厂正在面临转型。作为国内历史最长、最具代表性的乙醇生产企业,河南天冠集团拥有年产50万吨燃料乙醇的生产能力。董事长张晓阳介绍,目前天冠已对原有乙醇生产线进行改造,形成了20万吨木薯类燃料乙醇生产能力。 现在,因地制宜发展的生物质能源产业正在逐渐走向全国,多个省区市都有了自己的生物质能源发展之路。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个以非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试点项目,木薯燃料乙醇年产量达20万吨,可以调配出200多万吨车用乙醇汽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计划到2015年甜高粱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一个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的国家级“生物质能源基地”正在建设中。而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一座生物柴油粗加工厂正拔地而起,用一种叫膏桐的树上结出的果实——小桐子提炼柴油。据介绍,至2015年左右,云南省膏桐林将计划种植到1000万亩,每年提炼生物柴油100万吨,云南省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生物柴油生产基地之一。 此外,湖北、河北、江苏、江西和重庆5个省市的非粮生产乙醇专项规划最近也通过了国家发改委评估,我国非粮生产生物燃料的发展脚步正在加快。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