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高油价:新能源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

高油价:新能源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

      2008/7/10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56

中国阀门网

     几年前,可再生能源还不为世人关注,但随着近两年不可再生能源的频频告急、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应对油价高企,世界各国纷纷推出新能源战略,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因此,其替代产品:生物质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品受到各国追捧。然而,就在新能源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惑和挑战。    

  太阳能:多晶硅短缺制约行业发展

  作为新能源中最阳光的产业——太阳能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追捧。

  据三星经济研究所日前预测,世界太阳能发电市场将从2005年的150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361亿美元,增长幅度为1倍以上。

  但事实上,各国的太阳能产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成本挑战。伴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太阳能的关键原材料,多晶硅目前的涨势已经接近疯狂。数据显示,2006年第四季度多晶硅价格每公斤为300美元,2007年12月则达到了400美元的天价。随着各国产能的迅速扩张,多晶硅的供应价格还会创出新高,太阳能产业的成本也将大大提高。

  专家指出,现在太阳能发一度电成本在4元左右,用燃料油发电成本不到1元;由于多晶硅涨价,今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将超过4元,按照美国高盛预测,未来油价将涨到每桶200美元,用油发电的每度成本接近2元。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依然高于燃油发电。

  生物质能源:加剧全球通胀压力

  高油价时代,为了减少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以及巴西等国都在积极推广生物燃料。据估计,2000年至2007年,全球乙醇燃料产量增长了两倍,到2017年有望再翻一番。生物柴油产量也将由目前的每年110亿升增长至2017年的240亿升。

  专家指出,乙醇汽油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导致初级农作物的供给减少。同时,由于这些初级农作物是许多其他农业活动的原料,其价格将会推高肉类、乳类和其他日常食品的价格,导致全球通货膨胀局势更加恶化。   

  风能:高风险领域的可再生能源

  高油价同时也使得风能产业风靡全球。德国风能协会日前发布全球风能产业未来发展的预测报告称,在未来10年内,全球风能市场将保持每年20%的增长速度。到2017年,每年的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将由2007年的2万兆瓦增加到10.7万兆瓦;全球风电装机总容量也将从2007年的9.4万兆瓦增至71.8万兆瓦。目前,全球风能产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

  然而,在全世界风力发电装置迅速增加的同时,风力发电也面临许多难题。如目前风力发电机出现的事故也在上升。

  此外,在风力发电的发展初期,容量小,电量少,风能资源间歇性的特点,相对整个电网而言微乎其微,因此不会引起电网的波动和不稳定。但是一旦风能发展到一定阶段,风力发电供应稳定性问题将逐步体现出来:规模越大,风险就随之加大。

  氢能:技术难题尚未攻克成本高

  随着油价高涨,国际能源巨头也未雨绸缪,纷纷进行氢能的研究和开发。在氢燃料电池领域,BP是全球氢燃料示范项目的主要参与者。目前,BP已经在新加坡开设了两个加氢站。

  作为用油大户,航空业也在氢能领域积极探索。2月,波音公司3次在西班牙奥卡尼亚镇试飞一架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源的小型飞机。公司认为,成功试飞具有历史意义。

  目前,氢燃料电池成本太高不能大量生产,蓄电池的容量太小难以长途行驶。如果这些技术难关不能攻克,那么即使在100年以后,氢能也不能成人类生存所需能源的主流。

  此外,新能源还包括核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在油价高企的情况下,它们面临的不仅是机遇,同样也存在许多局限性和挑战。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油价 能源 石油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