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日前从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分技术委员会获悉,7项塑料管材和管件国家新标准已于本月起开始正式实施。 据悉,这7项新标准包括,GB/T15819-2006灌溉用聚乙烯(PE)管材由插入式管件引起环境应力开裂敏感性的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GB/T5836.1-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10002.1-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等。 “目前铅热稳定剂在美国已被禁用,欧洲也正在制定相关的禁用条例,在美国有机锡热稳定剂早已全面取代了铅热稳定剂,”四川省建设科技协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付登华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一些PVC水管等管材生产企业由于生产成本及技术方面的原因,仍在大量使用铅热稳定剂。” 在国外,日常生活中饮用水的水质及水管的安全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最早的金属管由于具有易生锈、易腐蚀、易渗漏、易结垢等缺点,很快被先进的PVC塑料管材材料所替代。 四川省建设科技协会化学建材专委会专家高级工程师吴精华告诉记者,由于镀锌钢管被腐蚀后将滋生各种微生物,从而污染管道中的自来水,这些受污染的自来水中携带的细菌又通过管道进入千家万户。而这些细菌并不能完全通过高温等措施杀灭,因此长期饮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早在10多年前,一些发达国家已先后立法或制定行业规章禁止使用镀锌钢管作为饮水输送管,并提出全面使用以绿色管道为主体优质管材作为给水管材。 我国绿色管材近年发展迅速 据了解,我国生产的绿色管材种类繁多,主要有聚乙烯管(PE)、聚丙烯管(PP)、聚丁烯管(PB)、铝塑复合管(PAP)以及后来广泛应用的硬聚氯乙烯管(PVC—U),而这些绿色管材80%以上用于市政给水管道和辐射采暖。 对于我国绿色管材的发展,付登华认为2000年是一个分水岭,2000年之前由于国家没有关于禁止使用镀锌钢管的明确规定,因此,普遍使用价格技术更为低廉的镀锌钢管产品在饮水管道中。而当时塑料管使用范围也较窄,产量较少,市场上也少有销售。但自从2000年,由于国家建设部禁止在新建住宅饮水管道中使用镀锌钢管之后,并推荐给水管道使用聚乙烯管、聚丙烯管、聚丁烯管、聚氯乙烯管及铝塑复合管等新型绿色管材,绿色管材市场销势活跃,产销两旺,有些品种已供不应求,成为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并成为投资热点。2004—2005年产量达到了400万吨以上。 虽然我国绿色管材发展趋势良好,但技术差距仍然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经过行业发展前期的市场激烈竞争和整合,一些低水平、规模小、质量差的小厂已先后退出市场,但行业总体水平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距离。 据悉,目前我国90%的排水管道使用PVC管道,而饮用水管道使用PVC的比率占到50%,另一半主要是聚烯烃。“对于环保PVC管道材料来说,稳定剂的使用,是决定该材料环保水平的关键因素,”对此,吴精华表示:“和欧美国家PVC管道相比较,我们主要在PVC稳定剂上差距明显。”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塑料热稳定剂生产企业有200多家,国内规模化生产的热稳定剂有50种左右,而低档的铅盐类热稳定剂占绝对主导地位,更可怕的是行业中60%以上的企业以生产铅盐热稳定剂为主。有数据显示,在我国PVC制品中,80%以上还是用铅盐作稳定剂,每年的用量更是高达7万吨以上。 国际“禁铅令”蔓延中国 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赵启辉表示,本次发布的国家标准是参照国际标准制(修)定的,并根据国内外材料技术、管材加工技术及环保要求的变化,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参照国际标准成了此次标准修改的关键词,而欲与国际接轨则是此次标准修改的目的。其中,大家普遍关心的给水用PVC-U管材国家标准中,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加了对树脂K值的要求,禁止使用铅盐稳定剂,提高了落锤冲击试验的冲击能量,部分采纳了国外相关先进标准的技术指标,调整了液压试验的环应力,增加了系统适用性试验和尺寸分组及定型检验等。 对于国家管材新标准的实施,四川森普管材股份有限公司邱总表示欢迎,面对新标准,邱总表示,公司在很多技术方面已经完全能达到新标准要求,技术对于该公司来说,并不是难题。 难的是新型环保绿色管材还不一定好找买家,据了解,由于不使用铅盐稳定剂的给水用PVC-U管材价格要比使用铅盐稳定剂的给水用PVC-U管材高出不少。因此许多建筑公司在选购产品是往往选择较为便宜的,并不注重可能因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导致部分绿色建材难以售卖的现象。 对此,邱总认为,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和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使用环保产品,或者建立对使用环保产品的企业进行补偿等配套设施,从而使环保产品能真正落到实处。 (来源:四川质量报 )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