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际油价一年内翻一番 短期内高烧难退

国际油价一年内翻一番 短期内高烧难退

      2008/7/3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2

中国阀门网】        油价学者认为,诸多利益诉求难达成实质性成果,国际油价高烧难退

  在国际油价不断飙升、盘中冲过143美元、几近失控的背景下,全球石油巨头马不停蹄地“赶场”———在沙特吉达召开的国际石油会议刚刚结束一周之后,第19届世界石油大会6月29日至7月3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

  在吉达峰会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成果之后,此次世界石油大会能否摆脱“务虚”备受关注。虽然外界普遍期待此次会议能寻得一剂良方,但会议前期讨论却再度陷入无休止的争论。

  中国多位研究能源的学者认为,参与会议的利益诉求方多,且对油价持续飙升的成因没有达成共识,本次会议最终很难达成实质性成果。而持续飙升的国际油价很难在短期内“退烧”。

  供需方再度陷入纷争

  本次参加会议的代表级别相当高。约4000名代表中包括欧佩克各国的石油部长、一些石油进口国能源部长、国际能源机构代表和各大能源巨头高层,其中包括英国石油、壳牌、埃克森美孚和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集团公司亦派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尽管各国都意识到高油价问题的严重性,轮番召开会议试图寻找应对之策,但迄今全球协调努力收效甚微。一周前,吉达峰会已成为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口水战”,此次石油会议再度老调重弹。

  以英国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托尼?海沃德和壳牌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杰伦?范德维尔为代表将矛头指向了供求层面,指油价上涨的真正原因在于供给没有跟上需求增长的步伐。而欧佩克轮值主席哈利勒则表示,活跃的投机行为才是推高油价的幕后“黑手”。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马德里世界石油大会难解高油价迷局。首先,与会各方就目前石油问题出现纷争,很难达成共识,不太可能促成什么实质性措施。其次,这个会议毕竟只是非政府、非盈利性的国际石油组织开展的石油科技论坛,其效果甚至还不如之前由沙特发起的吉达峰会。

  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中心周城雄博士同样指出,本次会议参与主体太多,涉及到利益诉求太多,就油价持续飙升的问题,很难在会议上形成实质性一致意见。

  国际油价一年内翻一番

  就在此次会议举行前夕,纽约、伦敦两地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均突破每桶140美元。而6月30日电子盘中一度探至143.67美元。而过去一年里,国际油价已翻了一番。

  当天推动油价暴涨最主要的因素是欧佩克轮值主席沙基卜?哈利勒6月30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预测,国际市场油价今年夏天有可能升至每桶150美元至170美元。但哈利勒同时表示,国际油价会在年底有所回落。哈利勒是最新对油价走高做出大胆预测的人,此前,高盛公司在5月预计未来两年内国际市场油价将升至200美元,并将今年下半年的原油平均价格从每桶107美元调高至141美元。分析人士认为,每当有类似预测传出,都会吸引大量投机买家进入原油期货市场,从而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董秀成指出,美元贬值、国际期货市场上的炒作行为导致全球油价虚高。一些分析师过度渲染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引起的石油需求增长变化,夸大石油供求的“缺口”。未来油价走势还得看美元是否持续走弱,以及产油国是否会发生一些影响油价的不确定事件。

  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牛犁接受采访表示,在影响油价的各个因素中,供需因素是最基础性的因素,其它因素若脱离了这一因素,虽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发挥重要作用,但不会长久。急剧飙升的国际油价显然超过了供求关系本身所能决定的价格水平,国际油价的金融属性显著增强。 本报记者 龙金光

  ■相关报道

  投行本身即为最大做市商

  尽管具体的数据尚无从知晓,但业内较为一致地认为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这四家机构是石油期货交易最大的多头,也从中获利最丰。

  记者查阅这四家投行的财务数据发现,其交易业务均占据收入的大头。其中,高盛二季报数据显示,其全部94.3亿美元净收入中交易业务贡献了55.9亿美元之多,占比达60%;摩根士丹利二季报数据亦显示,其固定收益类和其他类别交易业务净收入分别为4.14亿美元和5.19亿美元。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油价 石油 能源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