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我国要适当调整核电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发展核电。”新任国家能源局副局长赵小平于4月20日冒雨踏勘山东海阳核电项目现场的五天后,在出席某论坛时透露了上述信息。 “目前,我国核电已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各个方面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实践中也培养锻炼出了一大批业务素质好、管理水平高的核电建设人才,核电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也有很大的进步,为此要适当调整核电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赵小平说,“原来规划核电到2020年实现装机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我们有条件、有能力也有必要搞得更快一些,规划的内容要做适当的修改,力争到2020年,核电站装机占全国装机比例的5%以上。” 成立不到两个月的国家能源局,在“三定”方案还没有正式出台前,已从不同场合传出声音,即国家能源局将大力推进核电的发展。 能源供应存在多重矛盾 据赵小平介绍,我国的能源发展取得较大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消费结构有所优化;技术进步不断加快;节能环保取得有效进展。赵小平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发展中多年积累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显现: 一是资源约束日益加剧。我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如油气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7%左右。 二是结构矛盾比较突出,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0%。 三是节能降耗任务艰巨,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减少能源消耗难度相当大。 四是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高新技术和能源技术领域还有很大差距。 五是安全隐患不断增加,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刚刚起步,天然气、电力供应不安全因素日趋增多,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六是农村能源问题突出,农民生活用能商品化程度偏低,西部地区农村的用能普遍不足、质量较差。 多元发展维护能源安全 赵小平指出,坚持多元发展战略,才能维护能源供给安全。他强调,要加快结构调整,多利用石油、天然气,多利用水能、可再生能源等;加快发展油气,稳定增加原油产量,努力提高天然气产量,加快石油和天然气管网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核电,积极参加第四代核电技术的研发。 与此同时,要大力发展风电,加快100万千瓦供电厂建设,带动风电设备研发制造等产业发展,尽快形成每年1000万千瓦的自主装备能力。重点建设甘肃河西走廊,苏北沿海和内蒙古三个1000万级的电基地,在最短时期内使我国成为风电与核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加快水电的开发建设,到2010年,水电装机争取达到1.9亿千瓦,到2020年达到3亿千瓦。此外,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争取到2020年除水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从目前的不足1%提高到15%。 赵小平认为,从根本上解除能源供应问题,必须大力推进能源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一方面,依托能源重点工程建设,突破深海油气资源开发。虽然我国陆地采油技术居于领先水平,但是深海钻探开发技术还比较落后,要突破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先进核电站技术、硅材料的可替代技术。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和参与氢能以及燃料电池、天然气水合物、碳捕获技术、核聚变、海洋能利用等前沿技术的开发基础研究和科学攻关,争取尽早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实现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有效替代。 赵小平表示,我国能源资源的开发潜力较大。其中,煤炭已发现资源量仅占资源蕴藏量的13%,可采取量占已发现资源量的40%;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仅为24%;石油资源探明程度33%,开始进入勘探中期,仍有比较大的潜力;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为14%,处于勘探早期,资源前景广阔。此外,非常规能源资源尚处于开发初期,可再生能源开发刚刚起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空间也很大,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好的前景。 赵小平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源自给率一直保持90%以上,比经合组织(OECD)国家高20%多,比美国高30%多。从未来发展来看,通过能源降耗石油替代等措施,到2020年我国的能源自给率仍然保持90%左右。” 相关报道能源行业协会归属暂不做调整 3月11日,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后,此前呼声颇高的大能源部最终没有出现在改革方案中,国家能源管理机构由国家能源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组成。今后,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核电、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所有能源宏观管理职能,都归口到能源局统一行使。 近日另有消息表示,正在进行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中电联、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能源行业协会,有望划归新成立的国家能源局管辖。据称,国家能源局由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家能源办、国防科工委主管核电工业的系统司局,以及国家发改委与能源行业相关的司局联合组成。除此之外,中电联、煤炭协会等能源行业相关协会,亦有望划入国家能源局统一管辖。 但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在本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暂时不会涉及行业协会,能源行业协会的归属短期内不太可能做出调整。 如转载请与本网联系,并注明出处。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