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应对高油价控制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

应对高油价控制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

      2008/6/30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4

中国阀门网】        我国原油消费近一半靠进口,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日益突出。炼油企业生产亏损加剧,造成了部分炼厂特别是地方炼厂停产和半停产,影响成品油市场供应。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地区再度出现排队加油、停供限供的现象。适当提高成品油价格,有利于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国内成品油供给,保障市场供应,促进石油资源节约。
  综合考虑国际市场油价上涨和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这次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液化气、天然气价格不调整。汽油和柴油的全国平均零售基准价分别由每吨5980元和5520元调整为6980元和6520元;上浮8%后的全国平均零售价分别为每吨7540元和7040元;折合每升约分别提高0.8元和0.92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由每吨5950元调整为7450元。成品油调价方案于6月20日零时起执行。
  虽然过去一段日子煤价和油价急涨,但中国自2006年第二季后已经没有调整电价,而柴油和汽油的价格自2007年10月份起亦没有调整。目前中国的公用及能源价格较国际水平起码低50%。这种情况不可能长远持续下去。
  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石油消费国,如果中国有勇气把汽油价格和柴油价格增加20%,给国际市场发出一个信号,那么国际油价可能会下跌20%.但日益增长的对能源的严重依赖和需求,国际油价下行的可能性较小.
  中国目前的情况是补贴中石化、中石油,等于是在补贴富人,是补贴那些最不应该拿到补贴的人,中国进口的高档SUV现在增长60%以上,大排气量汽车整体销售在30%以上。越有钱的人越开宝马、奔驰、SUV,他拿到补贴越多,而且补贴香港,补贴境外,导致国际的航空公司到中国来把油加得满满的回去,政策失误的地方就是寻找时机。然而成品油价格机制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不应该寻找推出的时机。越暂缓推出,越会成为国际炒家的借口。他认为与其政府一个月给中石化补贴70个亿,不如让油价涨起来。政府可以减少补贴上的投入,中石油、中石化也会因价格理顺而赚钱,这样既可以抑制需求,又可以节能减排、改善能源使用效率。
  去年10月份我国调了一次油价,上调了10%,对通胀的影响只占0.4%,而现在我国油价与国际油价大约相差40%左右,因此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多是1.6%左右。所以,如果CPI回落到6%的时候,即使完全并轨,CPI最多升到7.6%,这样完全能够承受。
  上调之前,政府对燃油价格进行高额补贴:一加仑汽油在北京只卖2.6美元,还不到美国价格的一半。尽管如此,我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之间的差距仍高达每吨1000元左右.当然,燃油补贴有助于维持制造业和劳动力的低成本,确保了世界其他地区仍是中国的顾客。然而,如果中国能开发出一流的替代能源,它将不仅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还会通过向世界其他地方出售绿色科技赚大把钞票。
   作为今年中国政府又一重大举措,成品油的上调是关乎民生大计的敏感神经的.那么怎么样来控制因此而带来的连锁反应呢?国家发改委如是说:
  首先将加大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 为缓解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的影响,国家财政加大补贴力度。成品油价格调整后,对种粮农民增加的支出,中央财政每亩再增加5元补贴。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渔业(含远洋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给予补贴,对出租车行业给予补贴。对低收入居民家庭的生活困难,综合考虑居民生活费用的提高,采取提高城乡低保补贴等措施给予补偿,从7月份起,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补贴15元,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补贴10元,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各项补贴中央财政即日下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地区发展不均衡,城乡差异大,承“涨”能力不同。粮食生产、城市公交、农村客运……这些行业关系民生,基础薄弱,牵涉面广,容易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城乡低保等困难群体的生活也需要得到更多关爱。
  正因如此,此次油电涨价,政府特别划出一条界线并紧急提供专项补贴:百姓过日子必需的液化气、天然气和民用电不提价;增加对农民、困难群体的补贴;对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出租车等受影响行业实行财政补贴,价格不提高,等等。
  其次为控制调价连锁反应,这次成品油调价后,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铁路客运、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出租车、液化气、天然气价格均不得提高。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采取增加财政补贴、进一步清理不合理负担解决。铁路货运价格、民航燃油附加标准以及公路客运价格允许适当疏导,但必须从严控制,由企业自行消化一部分成品油提价带来的成本增支因素,防止价格水平不合理上涨。同时各地要继续加大减免政府规费、减轻经营者不合理负担的工作力度。对已经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公路货运和水运价格,各地要加强监测,防止不合理涨价。对整车运输的蔬菜、生猪等鲜活农产品(000061,股吧)过路过桥费一律予以免除。各地要切实做好粮食、食用油、猪肉、蔬菜等副食品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努力稳定价格总水平。
  另外坚决制止搭车涨价行为, 一是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要切实承担起保证市场供应的责任,努力提高原油加工量,增加成品油产量;二是严格控制成品油出口,组织好成品油进口,增加国内市场供应;三是加大委托地方炼厂加工原油的力度,利用地方炼厂生产能力,增加成品油产量;四是加强运输协调和资源衔接,保证成品油的均衡供应,做到不限供、不断档脱销;五是加强需求侧管理,节约用油,合理用油。
  “油电价格上调不会改变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落趋势,高油价倒逼中国经济"变轻",也许是高油价对中国经济最为深远的影响”.油价上调主要影响运输、钢铁、石油制品和化工等行业。石油价格每上调一个百分点,将会导致运输行业总成本上升0.3个百分点、化工行业上升0.05个百分点。不过,石油仅仅是生产成本中的一项,而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则能化解高油价的压力。“高油价对引导企业走向低能耗、高增长有一定的倒逼作用,使中国经济结构优化,日本四十年前的经历对中国有借鉴意义”。
  在经历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率先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整个社会能耗大幅下降。从1979至1989年间,日本的石油使用量下降了14%,而同一时期经济增速却上升27%。此后,日本一直保持石油消费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的发展模式。
  投资银行花旗近期称,中国于短期内将对公用及能源价格进行大规模调整,并相信会在北京奥运会前进行,预料对整体市场有正面的影响。
  上周举行的中美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和前三届有明显的不同,能源问题取代了人民币,成为中美对话的焦点。事实上,随着国际油价攀升到140美元,中国国内对成品油补贴的争论也愈来愈多。
  中国对油价和电价的控制虽然帮助压住国内通胀,但补贴也不可避免地造福外国消费者。高盛的中国经济学家梁红指出,中国的电价补贴,有40%是补了出口,间接补贴了中国以外的公司及消费者。
  根据中金数据,过去四年,隐性补贴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连年上升,去年补贴已相当于当年中央财政在社保和就业上的支出,超过在教育科技方面开支总和。如果2008年底国际油价达到150美元一桶,补贴占GDP的比例就会高达3.5%;如2009年底油价达200美元,这个比例会飙升到6.3%,估计隐性补贴将达15640亿元,届时中央财政收入有一半要用于油价补贴。
  令人关注的是,在刚刚过去两三天时间里,上述政策的一些列连锁反应已在全国各地、相关行业不断显露和放大。
  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值得拷问的问题是:此番油电涨价将对经济和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它会不会给刚刚显露回落之势的CPI重新注入反弹的动力?我们又该如何观察和应对新的物价趋势呢?……
  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看来,此次油电价格调整是在原油和煤炭价格上涨,我国成品油、电力因价格矛盾出现供应紧张的背景下进行的,对于理顺价格机制、保障市场供应,以及我国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都具有战略意义。
  6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今年5月份的CPI同比上涨7.7%。面对去年5月以来增幅首次明显回落的CPI。市场强烈预期:这正是国家政策层面静候的施展改革拳脚的契机。
  在此次油价、电价上调之后,本已稍微舒缓下行的CPI或会如同注入一剂“强心剂”,CPI甚至有可能昂首高企,并一脚跨入两位数时代。
  “相比于全国平均零售基准价,此次汽油、柴油分别上调16.7%和18.1%,全国平均销售电价则上调了4.7%。”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张永军匡算,此次油、电价格调整将推动月度CPI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左右。
  对于发改委此次大幅上调油价的政策效果,国家信息中心首席宏观预测师祝宝良则是审慎观之。在他看来,伴随着此番政策出台,与之相关的诸多配套性措施也在迅速跟进,这对于纾解因油价、电价上涨而激起的物价压力应该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从官方连日来不断施展的动作看,一方面,为减少调价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控制调价连锁反应,国家发改委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对种粮农民、渔业(含远洋渔业)、林业实行财政补贴。此外,从7月份起,城市低保人口每人每月增加补助15元,农村增加10元;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通过增加财政补贴、进一步清理不合理负担;液化气、天然气、铁路客运价格不作调整。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要求,有关石油、电力、煤炭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加强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供应,并加强成品油、煤炭、电力价格执行情况和市场价格的监督检查,防止搭车涨价;严厉打击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以及造谣惑众、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行为,维护市场稳定。
  尽管国家连续抛出了一系列行政性保障措施,但是,对于我国宏观经济肌体中隐藏着通胀之险,不少知名专家提出了“战略性防范”的预警之声。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社科院在内的多位国内宏观经济领域专家认为,此番提高油、电价格将从成本上推动CPI上行,而且其影响将会逐渐显现。
  就在上周五,央行行长周小川坦陈:我国近期决定调高国内成品油价格,这可能需要出台更加强硬的政策措施以抑制通胀。央行不久前已经大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市场层面对于加息的呼声不断高涨——而且鉴于通胀形势尚无明显、长足缓和的迹象,存贷利差进一步拉大就必然要求央行再次加息。
  实际上,周小川在公开场合的这番讲话已经激起了各方对于央行近期加息的猜测。许小年就认为,由于PPI还在迭创新高,而一般来说,在平均两个季度之后,PPI上涨将会传导到CPI上,因此5月份CPI数据下降并不能代表CPI出现下降拐点。
  “目前通胀压力严峻,未来不容乐观,全年CPI都将在高位运行,并不排除未来出现两位数的增幅。”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认为,在通胀预期下,政府必须要采取果断坚决措施控制通胀,否则越南经济危机将在我国重现。
  “越南通胀率在7%到8%之间持续了两年,今年年初突然出现恶化,印度的通胀现在也上升到了两位数,可以看到,通胀率在7%、8%左右徘徊的时候非常容易变成恶性通胀。”许小年直指:目前我国通胀率大约在7%到8%之间,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区域,国家必须要采取严厉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胀预期。
  笔者以为, 把通货膨胀控制住是当务之急——拖的时间越久,恶性通胀的可能性越大,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越大。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油价 通货膨胀 原油 成品油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