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大规模发展的资源基础,可以在未来发挥主流甚至主导能源的作用。”黄其励院士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学术报告会上指出。 据黄其励介绍,我国风能资源总量约为7—12亿千瓦,陆地技术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大于海上,年发电量可达1.4—2.4万亿千瓦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96%以上,每年地表吸收的太阳能大约相当于17000亿吨标煤的能量;当前可利用生物质资源约2.9亿吨,主要是农业有机废弃物;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总量非常丰富,约为6亿千瓦左右,全国水能技术可开发量,至少也在5亿千瓦以上,年可提供电量2.5万亿千瓦时。 在对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总量进行充分摸底的情况下,黄其励和他的项目组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了这样的战略目标:近期到2010年前后,非水能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定位是补充能源;中期到2020年前后,非水能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定位是替代能源;长期到2030年前后,非水能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定位是主流能源之一;远期到2050年前后,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定位是主导能源之一。 对于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显然也有着非常深入的认识。他在充分肯定黄其励院士所作的研究和报告后,建议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各种可再生能源全生命周期的能耗进行分析。“可再生能源也会消耗化学能。例如,太阳能发电离不开多晶硅,但多晶硅片生产的能耗比生产火电、水电设备的能耗大得多。水电看起来不耗能,但大坝是用水泥钢筋建成的,生产水泥钢筋的耗能很大。生物质发电时,要把农作物从地里收割起来送到发电的地方,也要耗柴油、汽油。” 在太阳能利用上,徐匡迪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他指出,目前全国各地对上太阳能项目很积极,但生产出的多晶硅片大量都出口到了国外,“把污染能耗放在中国,节能应用放在国外,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