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今年上半年,中国钢材市场需求显著放缓,拖累产量增长势头减弱,呈现供求双双回落态势。与此同时,美元贬值、成本增加和乘机炒作,三大因素共同推动市场价格强劲上涨,与实际供求关系渐行渐远。预计下半年材市场多空因素并存,相互博弈的结果将是高位运行,宽幅震荡。 总体来看,2008年上半年中国钢材市场形势呈现两大特点: (一)三大因素推动价格行情震荡上行 今年上半年,中国钢材市场价格基本呈现高位运行,震荡上行局面。据测算,到5月末,全国30个主要城市、五大品种的钢材平均价格为6207元/吨,比上年末上涨27.4%,比去年同期上涨近5成,绝对吨价提高了2053元。6月份市场价格继续攀升。 重要钢材品种中,5月末25MM螺纹钢吨价为5604元,同比上涨60.1%,涨幅最高;6.5MM高线吨价为5944元,上涨58.9%;20MM中板为6530元,上涨54.3%;1MM冷板为7058元,上涨40.3%;3MM热卷为5901元,上涨38.4%。从今年以来的价格上涨情况可以看出,低附加值的建筑类钢材品种价格涨幅较大;附加值较高的板材类产品价格涨幅较低。 分析今年上半年国内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一是铁矿石、焦炭、动力、物流费用增加,生产成本推动;二是美元持续大幅贬值,刺激了国际市场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三是一些企业乘机炒作,推波助澜。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钢铁生产成本有很大提高,但如此之高的价格涨幅,已经不能完全用成本因素加以解释。如上所述,今年5月末,全国主要城市、主要品种的钢材平均吨价同比上涨了2053元。如果按照钢铁企业平均出厂价格低于市场价格400元/吨测算,5月末全国钢铁企业的平均出厂价格至少提高了1600元/吨,而同期大型钢铁企业所增加的铁矿石费用(国内外矿石价格、长期合同价格、钢铁企业自产矿石价格与现货价格综合测算)不超过300元,即使将焦炭、废钢、动力、物流、环保、工资等全部费用考虑进去,所增加的吨钢成本也不会超过800元。由此可见,国内钢铁企业涨价幅已经超出了同期成本增加幅度,产品利润又有增加。 当然,需求旺盛也支持了价格行情的高位运行,但今年上半年实际供求关系大体平衡,并未出现全面紧张,因此不能成为价格强劲上涨的主要原因。 受国家提高出口关税、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量减少三大因素影响,全国钢材出口价格继续大幅提高。据测算,5月份全国钢材出口平均吨价为984美元,比上月提高了6%,比去年同期提高45.1%,涨幅继续提高;钢坯出口平均价格为530美元,环比上涨5%,同比上涨21.7%。从绝对值来看,5月份中国出口钢坯同比多卖了99美元/吨,出口钢材多卖了306美元/吨。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前5月全国钢材出口量同比下降20.8%,但出口金额却增长了10.3%,呈现减量增收局面。 (二)市场供需双双回落 需求回落态势进一步确立。统计数据表明,进入2008年以来,持续强劲的钢材需求增长势头确实呈现了回落。构成消费需求的两大部分:无论是出口需求还是国内需求,都出现了增长水平的减缓,或者是绝对量的下降。 一是钢材(含钢坯,下同)直接出口量下降。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累计,全国钢材出口量为2172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0.8%;钢坯出口量11万吨,下降98.5%。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今年上半年刚才出口量同比下降,但从3月份开始,全国钢材出口量连续数月反弹,尤其是5月份钢材出口量达到556万吨,已经超过了占国内粗钢产量10%的警戒线,这就表明前期出台的抑制措施效应减弱,有必要再次调整钢材出口关税,增强抑制力度,以巩固调控成果。 二是钢材间接出口增长水平回落。在钢材直接出口下降的同时,其间接出口量也在减少或者是增幅回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累计,全国金属加工机床、不锈钢厨具、餐具、金属工具、缝纫机、微波炉、电扇等耗钢产品出口量都出现了同比下降;钢铁紧固件、电动机、摩托车、自行车、洗衣机、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产品出口量虽然还在增长,但多数产品出口增幅不超过5%;轴承、集装箱等出口增速较高,但也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落。 三是国内耗钢产品产量增长水平回落。汽车、机械设备、家用电器、船舶等耗钢产品生产,是中国钢材消费的重要方面。今年以来这方面的统计数据,也显示了其增长势头减弱。据统计,2008年前5个月累计,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近2个百分点。另据测算,今年1—4月份累计,全国9种主要耗钢产品生产总量同比增幅为19.5%,比去年同期回落了7.6个百分点。预计5、6月份仍为回落态势。 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减缓。今年1季度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6%,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32.3%,保持了较高的名义增长率,但如果剔除同期8%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涨幅后,实际增长率也出现了放缓。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