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在国际油价连创新高、威胁全球经济发展的时刻,全球主要产油国和主要石油消费国将于22日齐聚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的石油大国沙特,在其夏都吉达参加“石油对话大会”。 与会产油国除欧佩克成员国外,还有俄罗斯、挪威、墨西哥、巴西四国,石油消费国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中国、印度、南非等八国。世界能源论坛、欧佩克组织、国际能源机构及全球各大石油公司也应邀出席。 与会各方此次将分析油价暴涨的现实和成因,发表如何协作控制油价的计划,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欧佩克增产并非唯一良方 目前,大部分石油消费国都把原油降价的希望投向产油国,特别是欧佩克“领头羊”沙特。2008年,美国总统布什、副总统切尼,以及法国总统萨科齐、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先后访问沙特,呼吁沙特等欧佩克产油国增产抑价。 目前全球原油日产量为8,500万桶,其中欧佩克生产3,220多万桶,约占38%,非欧佩克产油国占其余的62%。2008年以来,欧佩克成员国一再增产,沙特自5月份增产30万桶/天后,又将在7月份再次增产,使该国石油日产量达到970万桶。两次增产幅度相加,相当于沙特原先日产量的6%。到 2008年8月,沙特单月原油产量将达到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其他欧佩克成员国2008年也都有所增产。 尽管欧佩克成员国作出了增产努力,但原油价格却仍然一路飙升。这就表明目前油价飙升背后有复杂的原因,单靠欧佩克增产不足以解决问题。 消除石油短缺恐慌 回顾油价的涨跌史可以发现,每当中东局势紧张时,国际油价都会暴涨。例如,1973年10月的中东战争;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1979年爆发的两伊战争;1991年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及随后的海湾战争,都造成了油价危机。 本世纪开始,中东局势持续紧张,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伊朗核问题也引起美伊关系紧张。国际油价由2001年的每桶二十几美元暴涨到2008年6月的每桶139美元。因此缓和中东、海湾局势,消除国际社会对石油供应短缺的恐慌心理,也是稳定油市所必需的。 近年来,国际热钱快速膨胀,对原油涨价的心理预期越来越高,巨额资金投向石油期货市场,炒作油价,牟取暴利。2008年一季度纽约石油期货市场的平均日交易额高达1,400亿美元,而在5年前,纽约石油期货市场日平均交易额只有90亿美元。2008年6月,石油期货价格单日最高升幅达11美元,创历史新高。石油价格如此跳跃式攀升是任何实物商品交易中不会出现的。因此,此次大会应该会向各界澄清事实和说明欧佩克在国际油价中所起的真正作用。 石油市场稳定可期 石油输出国、石油消费国、生产销售石油的石油公司,这样一个石油产销链条,以及国际主要能源组织将在此次会议中进行对话,分析石油市场供需的方方面面、交流各国的能源政策以及探讨共同抑制油价的合作方案。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石油市场交易更加透明,从而消除国际社会对石油市场供需失衡的恐慌心理,降低对石油价格继续飙升的预期。 面对国际油价飙升的挑战,沙特制定了短期增产和中期能源投资规划。除在近期内挖掘生产潜力,根据石油市场的供需状况提高产量外,沙特准备在未来几年,投资800亿美元,将原油生产能力提高到日产1,250万桶。与此同时,还将炼油能力提高到日产600万桶,提高幅度为43%。海湾合作委员会产油国,也将投资1,700亿美元,增加石油产量和炼油能力。海湾合作委员会的非产油国阿曼也已加大石油生产的投资力度,预计到2011年将石油产量提高到日产90万桶。 欧佩克产油国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合作共同增加原油产量,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增速预期在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7%,分析称,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不会高过2008年。一边石油供应增加,一边经济增长放缓,一增一减,稳定石油市场仍有光明前景。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