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阀门行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阀门行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2008/6/20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77

中国阀门网】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有好的技术,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谁能不断开发新产品,谁就能在竞争中夺得先机。”浙江永嘉泵阀协会会长叶际宣5月21日在杭州召开的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阀门分会第五届二次会员大会上表示。
     行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阀门是石油、化工、电站、长输管线、造船、核工业、各种低温工程、宇航以及海洋采油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可缺少的流体控制设备。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各种大小阀门企业约6000余家,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有900家。
     从产品情况来看,我国阀门行业目前已经能生产十几大类产品,如闸阀、截止阀、球阀、蝶阀、安全阀、止回阀、节流阀、旋塞阀、减压阀、隔膜阀、疏水阀、紧急切断阀等,最高使用温度达到570℃,最低为196℃,最高压力为600MPa,最大通径达到5350毫米。
     另外,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阀门市场成交额高达500亿元左右,其中100多亿元的市场却被国外阀门企业占领。虽然我国阀门行业经过改革开放取得很大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阀门企业的主导产品仍然以低端的大众产品为主。
     除此之外,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的各种阀门普遍存在着外漏、内漏、外观质量不高、寿命短、操作不灵活以及阀门电动装置和气动装置不可靠等缺点,部分产品只相当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而一些高温高压和关键装置上需要的阀门仍然依赖进口。另外,我国阀门行业在产业结构、阀门工业的产业链,以及行业的专业化程度等方面,与国外相比均存在较大的差距。
     业内专家分析,造成国内阀门产品质量低下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场急速扩大后,原有的国营阀门企业纷纷关停并转,民营企业迅速发展起来。而民营企业起点低,技术力量非常薄弱,设备简陋,产品大多是模仿生产,特别是给排水用的低压阀门,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
     以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开发
     那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加快阀门行业的发展?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阀门分会秘书长宋银立认为,根据阀门市场的变化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国家开发项目和相关政策的情况,未来阀门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在产品开发方面,要针对大型项目,一是开发成套工程阀门,二是注重产品的多品种和多规格生产。根据当前国家重点工程发展规划,阀门行业“十一五”期间和以后几年的需求情况主要在长线管道阀门、“南水北调工程”等领域。仅长线管道阀门,“十一五”及未来若干年预计还要建设20000千米的输气管道,对大型管线球阀有很大的需求。“十一五”期间预计新建原油高压管线5000千米,需要高压大口径阀门3000多台。“南水北调”是我国的跨世纪工程,东、中、西三线总投资需要超过4500亿元。其中,东线调水工程需要大量大口径闸阀、特殊方形闸阀、特殊蝶阀及水泵站配套阀门。
     在技术创新方面,要重视产品结构的调整,研制开发高附加值及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很关键。西气东输主管线招标,国内阀门企业全部落败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痛定思痛,阀门行业要振兴就一定要研制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阀门产品。
     实施技术创新,研究开发新产品,企业有几条路可走:一是和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如最近开封高压阀门厂和中科院下属的“三维”公司合作开发的电站锅炉主蒸气调节阀就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其“压力降”大大低于国际标准,在电站行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二是与国外合作或采取技术引进的形式,自贡高压阀门有限公司与意大利辛比隆公司的合作就缩短了我们在球阀产品上与国外的差距。当然,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独立研制开发。
     在市场开拓方面,应实施多元化销售战略,努力开辟国际市场。开辟国际市场首先要注重外贸人才的培养;其次要学会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捕捉商机;第三可以和国内一些外贸公司合作,以其渠道扩大出口;第四是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境外设点销售或开办工厂。 
        业内专家认为,要尽快改变行业间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来实现企业的资本扩张,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这是当今国际经济领域比较流行的做法,也是今后一个时期阀门行业发展的方向性问题。企业间只要有联合的可能就可以大胆地去尝试,打破地区界线,打破所有制界线,打破传统的专业分工界线,力争在短期内打造出若干产值超过5亿元乃至10亿元的企业集团。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