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东汽风电事业部的厂房里,机器的轰鸣声不断,工人正在操作台前各司其职,一派繁忙的景象。风电事业部是东汽震后第一个恢复生产且配套产出的部门,震后截至5月25日,风电设备的发货量是25台,价值2亿多元。从风电事业部5月18日恢复生产开始至今,东汽德阳分部已全面恢复生产,速度惊人。东汽强大的责任心在这一时刻得以彰显。
风电设备的产能也受到此次灾害的影响。有20%的风机配套件在汉旺和绵竹生产,40%的钢板件被埋在了废墟里。据东汽风电事业部总经理张生平介绍,5月份的风机产量是50台,低于原计划的70台。但因为受灾的配套部分相对比较简单,且风电在制品有一些储量,产能将很快得以恢复。
除了损失较小的透平工业事业部将在三个月内恢复生产,东汽生产处处长王小强告诉记者,东汽目前主要进行三大措施:修订在制计划;落实外扩生产、租赁厂房;对急需在制品实施搬迁。
东汽汉旺区设备的搬迁工作进展顺利。其中焊接分厂的隔板工段启动搬迁最早,目前已经完成三分之一。还有约一半的转子通过大型货车谨慎吊运转移。
叶片分厂的设备搬迁则已完成了60%,其中包括主要的数控设备。原东汽子公司树脂公司的6000平方米厂房则成为叶片的临时基地。去年底开建的一个叶片厂房,也将于两个月内投入使用。叶片分厂在此次地震中损失巨大,设备直接损失达8000万元。
截至5月30日,东汽所有分厂以及铸造公司的外扩租赁厂房、外扩资源已全部落实完毕。其中,租赁的厂房主要集中在德阳天元、河东一带,最远的位置在什邡和广汉。只有铸造公司面临的恢复生产压力较大,需要走出四川省寻求资源。
记者了解到目前具体生产恢复的情况:焊接分厂的隔板工段已经在主机二分厂部分恢复;铸钢件的后期处理在德阳八角钢厂恢复局部生产;锻热分厂已经租用了一个厂房恢复下料工序;叶片分厂局部恢复生产。
不过,东汽生产近期也将面临一些难点,主要涉及隔板、转子、超超临界阀门、43英寸末级动叶片以及铸造件配套、高温焊接等方面。由此,东汽无疑将进一步加大与其他厂家的协作量。“我们争取在三个月内,每一块恢复到地震前70%~80%的产能,其他则依靠外扩。”王小强表示,除了一些零部件交给附近的厂家生产,目前也在联系大重、日立、哈汽等大型企业,解决关键零部件的需求。
为恢复生产,东汽的人力资源部门也在积极规划,将34名生产骨干、管理骨干从尚未恢复生产的部门补充到风电事业部。三个月内,东汽大部分一线员工将重新走上生产岗位,另外一些员工则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的业务培训,为新东汽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尽管目前东汽的恢复生产主要围绕已有项目、已有订单展开,但同时东汽也将以“做大做强主业”来调整结构,壮大优势项目,主动压缩弱势项目。用王小民的话说就是“我们现在就要为新东汽打基础。”重建的总体规划出台后,此举无疑将更有针对性。据了解,东汽将在两年之内完成重建设。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