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钢材出口退税政策即将下达

钢材出口退税政策即将下达

      2008/6/12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8

中国阀门网】    昨日,首钢总公司董事长朱继民在出席两会时表示, 中国取消部分钢材出口退税的政策即将下达,公司将根据该政策调整公司的出口战略,而这一政策将影响公司的利润。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也透露了相同的信息。业内人士判断,钢材出口新政的出台可能会在4月份。

    钢企出口获利不菲

    据统计,鞍钢在国内钢企中钢材出口数量和所占比例均位居第一。2006年1-11月,鞍钢钢材出口同比增长77%,出口创汇同比增长66%。实际出口量可能超过300万吨,至少可增收6亿元。

    宝钢股份去年产品出口保持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出口产品完成年度预案的80%。据了解,宝钢产品出口约占总产量10%左右,预计去年出口总量为250万吨左右,至少增收约5亿元。

    2006年,马钢、武钢、沙钢也纷纷创下出口的历史最高水平。据悉,马钢股份2006年公司产品出口突破92万吨,实现出口创汇约4亿美元,同比增长66.7%,其中增收至少1.84亿元;武钢预计出口钢材125万吨,至少增收2.5亿元,创该公司历史最高水平;沙钢1-10月,出口创汇6.22亿美元,完成目标的155%,同比增长9.3%。

    钢铁出口贸易摩擦多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称,去年共有11个国家对我国钢铁企业采取了27项有关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另据中钢协统计数字表明,2006年以来,欧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钢材需求旺盛,由于本地的供应量明显不足,因此欧盟加大了钢材进口量。但中国钢材产品对欧盟的出口激增,又引起欧洲钢铁联盟的担心。美国钢铁协会对2006年钢铁进口创最新纪录以及中国钢铁出口量大幅增加深感忧虑。该协会已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钢材采取措施。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分析,造成去年中国钢材出口成倍增长的原因有二:一是国际市场总体供不应求。除中国外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粗钢生产增长4.39%,而需求增长6.4%;二是国际市场同中国国内市场的钢材价格存在较大的价格差,中国企业出口可以获得更高利润。

    中国钢企调整出口布局

    面对中国钢材出口面临反倾销的形式,国内钢铁企业已经开始调整出口的步伐和布局。记者从首钢获悉,首钢正在研究出口的形势和未来布局,未来出口战略正在做相应的调整。首钢对一些钢材出口的敏感国家在数量上进行控制,而对一些不发达国家,尤其是基本不生产钢材的国家继续增加出口。首钢总公司董事总经理王青海表示,如果去年出口形势不好,国内市场的运转也会受到影响。

    宝钢有关人士表示,钢企还是应该保持一定数量的出口,一方面是要取得相应的外汇收入以平衡外汇支出,另一方面是为了与国际市场保持同步,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

    也有企业人士表示,因为目前中国钢铁产能过大,如果不通过国际市场来得以释放,这个产业将会萎缩,由此带来的连锁负面效益也会很快显现出来。

    出口情况左右国内钢市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出口退税率再次下调,这将是中国两年来连续第四次降低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率。经过前三次的调整,目前我国钢材出口税率大部分在8%,小部分在11%。从时间上看,国家有关部门再次调整出口退税一定会参考2006年12月14日最后一次调整后的数据,因此,有业界人士乐观地认为这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要到3月份以后才会出台,而如果要根据一季度的数据制定下一步政策的话,那么出口退税率的政策有可能要到4月份才能出台。

    北京兰格钢铁研究中心郭淑芳表示,目前出口已成为影响国内钢材市场的最大变数,钢材经销商的前景如何,很大成分取决于出口市场的变化。这也是钢铁贸易商关注出口退税调整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将使国内钢铁企业出口成本提高,而效益降低的必然结果就是回流国内市场,可能会引发国内市场复杂的变化,甚至会使市场重新洗牌;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使国际市场长材及板材等资源减少,引发国际钢材市场价格上升。1月份欧美钢厂减产结束,粗钢产量迅速恢复,带动全球粗钢日均产量再次创造新高,国际钢材市场的变数已经显现。中国出口钢铁产品被迫减少已成不争的事实,但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还有待于观察。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钢材 出口退税 政策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