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5月26日上午,新场、川西、川东北气田钻井施工现场,钻机轰鸣,施工人员一片忙碌。至此,“5.12”大地震后石油工程钻井队伍承钻的34口井全部恢复施工。截止记者发稿时,灾后累计完成钻井进尺5934米。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西南油气田共有34台钻机在作业现场。地震发生后,石油工程西南公司各作业队伍根据当时不同的作业工况,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及时采取了正确的应对措施,操作人员坚守岗位,迅速组织对工程施工设备、设施的初步检查,制定维护井内安全的措施。在地震发生初期,通信一度中断的情况下,作业队伍表现出了独立作战和应急处理的能力,未发生一起井下、地面设备和人身安全事故。 地震发生后,石油工程西南公司领导率机关职能处室负责人深入施工现场逐一检查落实施工措施、物资材料准备,重点落实了泥浆材料、固井水泥等储备及特殊复杂情况应急措施,加强停钻井管理,把杜绝井喷事故放在重中之重,指定专人负责,防止出现应急抢险给抗震救灾添乱。同时,积极做好复产保供准备,组织各作业单位进行现场排查,及时整改钻井设备和井控设备的安全隐患。 为了尽快恢复钻井生产,实现建设百亿气田和年内探明储量1000亿立方米的目标任务。西南油气田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楷模表率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干部员工不等不靠,在迅速组织生产自救的同时,积极参与地方支援抢险。他们冒着不断的余震,组织党员突击队、团员青年抢险队,围绕恢复生产开展了大量的突击队活动,及时地恢复了灾后生产施工。如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积极抓好钻前工程,先后完成了新22、大邑4井等11井次,为元坝9井配套了井控装备;位于四川德阳市新场村1组的新沙2H水平井,在西南油气田多家单位精心组织与配合下,实施灾后首次压裂改造作业,完成了120方陶粒规模加砂压裂,在井口压力12.4MPa下获得超过10万方/天的天然气测试产量;5月24日,井下作业分公司酸化压裂队对位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前沿构造带大邑构造大邑2井须家河二段两层(5395米—5415米、5500米—5550米)实施40方酸化作业获得成功,这是自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西南油气田实施的第一口酸化井;钻井工程研究院职工在河嘉203H井施工现场,在确保安全施工的前提下,从井深158.6m二开后进行空气钻进,采取有效措施顺利攻克了以往空气钻进难以克服的288m的第一水层。389m转换成泡沫钻井后,根据井下情况及时调整参数和配方,顺利钻达设计井深1052m。平均机械钻速达4.53m/h,是常规钻井的4倍以上,深得甲方高度认可和各方一致好评。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