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国工程机械大而不强

中国工程机械大而不强

      2008/5/26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61

中国阀门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发展壮大。中国已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生产大国。但由于受到企业规模、国际化程度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等影响,中国并不是工程机械行业的强国。 
  开始打造工程机械航母 
  来自中国工程机械协会的信息显示,到2007年全国已有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及科研单位2000多家;全行业固定资产净值270多亿元。“然而,世界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2006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400亿美元。就是说我国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加起来比不上一个卡特彼勒。”即使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其销售额也只是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7%左右。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江琳说。 
  中国工程机械协会综合部主任、高级工程师王金星说,尽管如此,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有了打造工程机械航母的基础。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市场发展部冯宝珊介绍,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些以区域划分的产业基地,如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为代表的湖南工程机械;以徐工、常林、镇江为代表的江苏基地;以广西柳工、玉柴、柳建为代表的广西工程机械;以合力叉车、星马、江淮为代表的安徽工程机械等。对此,北京大学教授张国有认为,区域内的企业组合往往是成就区域品牌的重要基础。 
  国际化是品牌成长必经之路 
  培育世界级的品牌,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就开始了探索。 
  中国工程建设机械的骨干企业大多有与外企合资、合作的经历。徐工先后与卡特彼勒在挖掘机方面、与利勃海尔在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方面,与川崎在装载机方面等10多家外资企业有过合资合作;山推与小松在推土机、挖掘机方面有过合资合作;三一重工与迪尔(销售)等也有过合作。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纯新分析,在那些与外企的合作中,大部分企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些合资合作企业的产品也大都销往国际市场。 
  中国国际名牌协会会长解艾兰说,衡量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仅要看企业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的比重是多少,还要看企业拥有的跨国人才数量、有没有国际化的企业管理方式等。 
  在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笔者看到这被外界认为是柳工“人才国际化”的例子:柳工股份“老外”副总裁大卫•闭同葆正在对周围人交代工作。这位柳工股份的副总裁来自国外一家著名工程机械企业,他在柳工生产经营中已经发挥重要作用。 
  发挥合力,防止“卡脖子”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很快,在国内市场已占主体地位,从产量上看中国也已是工程机械大国。然而,行业要壮大,必须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产品向高水平、机电液一体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中国工程机械协会综合部主任王金星说,在工程机械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本土配套关键零部件发展与主机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不同步,严重制约了整机水平的提升,“提高国内基础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水平,已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的关键因素。” 
  笔者在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企业先后看到因为液压器件缺货被迫重新调整的生产进度和生产计划。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易小刚说,工程机械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产业,其基础零部件依赖进口,不利于产业安全。对企业来说,不但增加了制造成本,其正常生产也受到限制。 
  针对几家工程机械企业不同程度遇到的液压件、发动机、变速箱卡脖子问题,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副秘书长茅仲文坦言,缺少核心零部件和重要零部件支撑的自主创新是难以为继的。日本小松、美国卡特彼勒等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都是自己生产发动机、液压元器件、控制元器件等基础零部件。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工程机械 形式 发展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