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原油领跑商品牛市 雷曼兄弟高呼泡沫将破

原油领跑商品牛市 雷曼兄弟高呼泡沫将破

      2008/5/20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4

中国阀门网】    5月份以来的这一波油价持续飙升,再次将大宗商品牛市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在高盛公司“200美元论”的“哄抬”下,纽约原油期货上周五一举升至127.82美元,又一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与此同时,玉米和铜等其他商品价格也持续徘徊在历史高位,而前两个月出现调整的黄金也再度连续“发飙”。

    针对本轮持续了一年多的商品大牛市,华尔街投行雷曼兄弟本周发布报告指出,随着商品投资大幅膨胀,这一领域的资产泡沫已经形成,很可能在今年年底破灭。
 
    年底前泡沫可能破灭

    受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刺激,国际油价进入5月份以来持续拉升,累计涨幅已超过12%。过去两周,原油期货的最大“炒家”之一、华尔街投行连发两篇报告,唱高油价至200美元的新“天价”。趁着这股做多的氛围,纽约原油期货上周五一举突破127美元,盘中最高达到127.82美元,收盘则定格在126.29美元,再度刷新收盘和盘中两项高点。昨日电子盘,纽约油价仍徘徊在126美元附近的高位。

    受油价大涨带动,黄金价格在过去几个交易日连续大涨2%以上。事实上,自去年年初以来,各类大宗商品都累计了巨大的涨幅。截至上月底的一年中,追踪19种商品的路透CRB商品指数累计大涨31%。而瑞银和彭博编制的一项涵盖26种原材料的商品指数今年以来也已大涨22%,并在2月29日创新历史新高。

    对于如此的疯狂涨势,华尔街投行雷曼兄弟日前发布报告指出,过去几年间商品市场大量涌入的投资,已经催生了这一领域的资产泡沫,后者很可能在年底前破灭。

    雷曼的统计显示,从2006年年初到今年4月中旬,全球投资于各类商品指数的资金已由不到700亿美元迅速膨胀至2350亿美元。雷曼的分析师莫尔斯指出,如此快速的资金涌入体现了“典型资产泡沫形成的必备因素”,大宗商品市场当前“可能面临一轮剧烈的调整”。

    莫尔斯称,在新增的1650亿美元当中,约有900亿美元来自金融行业,其余750亿美元则产生于原有投资的增值。报告称,上述数据未计入场外资金,后者有时甚至可能高于场内的现金流,因此商品市场实际的投资总额可能更高。

    莫尔斯在报告中指出,“随着供需层面的不确定性逐渐消除”,商品价格可能在年底左右开始下跌。他说,高商品价格“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不过,在这之前,考虑到短期资金的继续流入,商品市场仍可能继续上行。他预计,油价在出现下调前可能冲高至200美元。

    华尔街机构分歧严重

    与雷曼持类似观点的还有花旗,后者在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由投资“巨浪”推动的商品热潮已有“退烧”迹象。

    花旗的分析师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商品投资同比增长了五分之一,总额高达4000亿美元,这股投资“巨浪”进一步推升价格上涨。该行表示,美元贬值是吸引资金流入商品市场的主要动力,其他因素还包括实质利率下滑以及通胀担忧等。

    不过,花旗的两位分析师同时指出,上一季度商品市场投资急剧膨胀,已透露出热潮减退的迹象。他们表示,这股商品投资热潮可能无法持续下去。花旗指出,如果美元贬值无法刺激美国经济好转进而提高原材料需求,那么这股由短线资金推动的商品价格上涨恐怕难以持续。

    与雷曼和花旗相比,高盛对商品市场显然要乐观得多。高盛上周五再度发布报告,宣布将对今年下半年纽约平均油价的预期上调至141美元。此前一周,高盛的分析师穆尔蒂还抛出了“油价很可能在未来两年内冲击200美元大关”的论调。

    另一家在商品市场有着很大影响力的机构巴克莱资本最近也表示,看好商品价格前景。该行的商品研究部主管诺里什表示,在强劲的需求推动下,铜和原油价格会从今年的纪录高点继续大幅上涨,而棉花、铝和铂金等未来几个月的表现则可能更加强劲。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阀门新闻 石化新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