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石油与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9日透露,我国未来将发展使用二甲醚替代燃料的公交车,并重点在交通负荷重、污染严重的大城市推广,以缓解国内柴油市场长期紧缺的局面。 白颐在天津召开的“国际甲醇——二甲醚/LPG产业链市场峰会”上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石油消耗不断增加,特别是柴油的需求量增加较快。而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煤炭的开采年限比石油长得多,煤炭是生产二甲醚的主要原料,二甲醚具有优良的燃料性能,方便清洁、动力性能好,相对于液化气、天然气、乙醇等车用替代燃料,有着不可比拟的综合优势。以洁净燃料替代石油产品,不仅充分利用了我国的资源优势,而且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记者了解到,目前,二甲醚燃料车已经率先在国内部分城市的公交系统中使用。2007年,上海市首批投放了10辆二甲醚公交车,并建设了首个二甲醚加气站。2008年内将开通100辆,到2010年,上海市将有1000辆二甲醚公交车。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根据目前二甲醚汽车技术进展及各地示范运行状况,2010年,国内各城市运行的二甲醚公交车约为2000辆,平均日行驶250公里,根据替代比百公里耗二甲醚70升,2010年,我国车用燃料领域对二甲醚的需求约20万吨,预计2010-2015年期间,国内将加速发展二甲醚汽车,到2015年,车用二甲醚需求量将达到500万-750万吨。 白颐说,近年来,国内各科研机构和生产厂家已开展了有关二甲醚的研究工作,其中二甲醚燃料应用于发动机和汽车的研究与国外处于同一起跑线。不过,二甲醚在汽车上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大规模推广仍面临着加压配送体系建立、二甲醚汽车改造、二甲醚车用燃料的规范和标准等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大型汽车制造厂商以及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以尽早实现二甲醚汽车的产业化。 白颐说,“长远来讲,国内柴油市场长期紧缺的局面难以扭转,而作为车用替代燃料,其清洁性、安全性能够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交通负荷重、污染严重的城市推广,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