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张国宝:中国核电发展潜力巨大

张国宝:中国核电发展潜力巨大

      2008/5/9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86

中国阀门网】        中国核电发展潜力巨大 人才队伍能适应核电建设运营技术水平装备能力有很大提高 作为世界能源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矛盾与问题,如何发展我国的能源事业?如何应对能源事业面临的挑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日前举行的一次经济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说,我国核电发展潜力很大,推动核电大发展,恰逢其时。 能源发展面临深层次矛盾 张国宝说,从1979年到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4%,而同期GDP年均增长达到9.7%。基本实现了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经济总量翻两番。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我国能源发展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体,清洁、优质能源的比重偏低。多年来,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一般维持在70%-75%。 反思刚刚过去的这场冰雪灾害可以看出,我国能源供应对煤炭的依赖过大,长途调运,处于脆弱的供需平衡状态,潜伏着重大的安全隐患。同时,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国际石油价格高涨的外部环境,如果仍沿袭粗放发展的“老路子”,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通过增加煤炭产量保证能源供给,将受到资源、环境和运输等多方面的制约,难以为继。 核电初具自我发展能力 谈到优化能源结构,应该把哪种能源的开发利用放在首位时,张国宝说,首要的是加快发展核电。核电是清洁高效的能源,污染少、温室气体接近零排放。中国已投产核电装机容量约9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1.3%,比例很低。目前,世界各国核电站总发电量的比例平均为16%,法国、日本、美国等国的比例更高。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我国核电发展潜力很大。 他认为,当前我国推动核电大发展,恰逢其时。首先,社会各方面认识已趋统一,认识到发展核电是中国能源有序、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和战略选择。其次,在实践中已培养出大批业务素质好、管理水平高、能适应核电建设和运营的人才队伍。同时,核电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和突破,初步具备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我们计划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加强沿海核电发展,科学规划内陆地区核电建设,力争2020年核电占电力总装机比例达到5%以上。从中长期看,我们将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核工业体系、核燃料循环体系和安全体系,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体系,为核电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将积极参加国际上联合研发第四代核电技术和热核技术。 风力水力发电前景广阔 张国宝在介绍其它领域能源开发潜力时说,一是风力发电,发展潜力较大。2007年,风电装机累计已达到605万千瓦,在建的420万千瓦,目前风电规模居世界第五位。下一步是加快百万千瓦风电厂的建设,带动风电设备研发制造产业的发展,尽快形成每年1000万千瓦的自主装备能力。同时,科学规划,重点建设甘肃河西走廊、苏北沿海和内蒙古三个1000万千瓦级的大风场,打造“风电三峡工程”,因为三峡的总装机容量是1820万千瓦,建一个1000万千瓦的风电场,不就等于一个三峡吗?按此发展速度,今年风力发电装机可以达到1000万千瓦,2010年有望达到2000万千瓦,将中国建设成世界最大的风力发展国家。 同时,我们将统筹规划,积极推动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尤其要加快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因地制宜、因需制宜,统筹城乡能源发展,争取到2020年我国除水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从目前不足1%提高到6%左右。 另一个是水力发电。中国水电资源很丰富,可开发的资源量大约5.4亿千瓦。2006年底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3亿千瓦,开发利用程度仅仅只有24%,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正在加快水电开发建设,近期已开工金沙江上的溪洛渡等重大水电工程项目,力争2020年水电装机规模达到3亿千瓦左右。同时,进一步实施西电东送等重点工程。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水电的科学利用。 加强国际合作利用两种资源 张国宝说,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能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战略要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积极创新能源发展理念和模式。优化能源结构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施能源节约的基础上,实行能源多元化、清洁化发展。 要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问题,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替代问题,必须大力推进能源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一方面,要以依托能源重点工程建设,突破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先进核电站节能环保等关键技术。另一方面,要积极跟踪和参与氢能及燃料电池,天然气、水合物、碳捕获与储存、核聚变、海洋能利用等前沿技术开发和科研攻关。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协同保障全球能源安全。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阀门新闻 行业新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